2013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复习课件: 新文化运动 (岳麓版).pptVIP

2013高考历史一轮单元复习课件: 新文化运动 (岳麓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2课 新文化运动 这是一个思想自由,人才辈出的时代,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分子的目光转向思想启蒙,唤起了国民的觉醒。民众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新的主义、新的信仰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 ■《新青年》与新觉醒■ 1.背景 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妄图复辟帝制破坏共和 思想:尊孔复古逆流 1914年12月,袁世凯率领百官,在孔庙演出一场“祭孔”丑剧 尊孔复古逆流 袁世凯上台后,通令全国“尊崇孔圣”,强迫全国各学校“尊孔读经”,“务以孔子之言为旨归”,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一时间社会上出现了“孔道会”、孔教会“尊孔会”等组织。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1916年改称《新青年》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新青年·敬告青年》 北大三兔 材料一: “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材料三:(蔡)多次拜访(陈独秀),因陈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 材料二:他先后聘请了只有前清秀才学历的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只有中专学历的梁漱溟为北大教师,只有相当于大专学历的鲁迅为教师。 北京大学为什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时间 揭开序幕 前期指导思想(旗帜) 活动中心 主要代表人物 1915 《青年杂志》 民主 科学 北京大学 陈独秀 李大钊 胡 适 鲁 迅 (3)概况 (2). 活动中 心--北京大学 北大校徽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中的“德、赛两先生”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中作者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进步性:主张民主、科学,敢于斗争 局限性:对西方的文化绝对的肯定, 对中国的文化绝对的否定 2.旧道德与新道德 旧道 德: 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 新道德: 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为什么要把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 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鲁迅:“吃人的礼教。” 上述三人的言论,其共性是什么?   共性:否定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好,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3.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这棵大树很可恶, 他碍着我的路! 来! 快把他砍倒了, 把树根亦掘去。 哈哈!好了! ——胡适《乐观》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为新思想开辟了道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2、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人民对政治事务的关心。 3、全面文化转型运动,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各个方面。 4、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5、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6、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局限性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新文化运动 背景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兴起发展 兴起 初期内容 发展 影响 思想解放 民主洗礼 自然科学发展 五四运动爆发 改造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nzh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