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6-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点移设规定.pdfVIP

2012.10.6-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点移设规定.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点移设规定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网/ 根据铁道部《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的要求,在无砟轨道铺设前后 路基沉降变形和桥梁徐变观测要连续进行。由于线上无砟轨道施做工作展开,原有的部分观测点 需要移设,为确保观测连续性,特对观测点设置位置及观测频次补充规定如下: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网/ 1.路基及过渡段沉降观测标的移设 1.1 观测点设置位置: 路基无砟轨道施工后,在原观测点断面路基中央、上(下)行轨道外侧(路肩侧)距支承层 边缘 100mm 处支承层台面上各设一个新沉降观测点,每断面布设 3 个,见图 1 所示,测标顶部高 出周围 3-5mm 为宜。如原埋设断面路基中央设有集水井,可在线路纵向移动适当距离布设。 图 1.路基沉降观测点移设位置示意图 1.2 观测点设置方式: 观测点采用¢15~¢20、长度为 100mm 且上端为球形的不锈钢标志打孔埋(植)入支承层内, 上端露出支承层表面 3~5mm,用植筋胶等锚固剂锚固,在设点支承层端侧面上标注红色“↑”标 记。具体参照下图 2。 图 2. 路基沉降观测点设置参考图 注意事项:各施工单位要确保不锈钢材质质量,防止不锈钢不合格,而形成锈蚀通道。 —1— 1.3 观测断面原则: 观测断面设置原则上在设计单位提供的原断面埋设,布设断面不做变更。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如由于设计变更无法按原断面埋设,或存在漏断面的情况,可根据下面原则设置。 一般地段间距为 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的路堑,高度小于 5m 的路堤,间距可为 100m; 路桥、路隧、路涵过渡段应在距不同结构物起点 5~10m 处、距起点 20~30m 处、50m 处各设一断 面。路涵过渡段应于涵洞两侧 2m 处设一观测断面。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网/ 2.桥梁徐变观测点设置: 由于桥梁防水层(保护层)施做,原观测点被覆盖,要按 《新建铁路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 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6.1.6 要求移设。标志规格按中铁四院指挥部〔2012〕170号工作联系单 《客运专线桥梁沉降观测控制补充说明》中相关要求执行。 如在防撞墙施工时没有预留徐变标志孔位,且钻孔困难,也可按下述方式分两步移设:第一 步,将原设在腹板顶的徐变观测点临时转移到同一断面的防撞墙顶,防水层、保护层施工前后各 测一次;第二步,桥面保护层施做后,在距防撞墙内侧 200mm 处保护层上设徐变观测点。见图3 所示。观测点采用¢15~¢20、L=70mm 且上端为圆头的不锈钢件埋(植)入梁体内,上端露出保 护层 3mm,见图 3 所示。 B1A1—原观测点 C1C2—保护层面上观测点 图 3.梁体徐变观测点移设位置示意图 上述两种移设方式均要在设点处相应防撞墙内侧下端标注红色“↓”标记。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网/ 3.隧道沉降观测点的移设 3.1 隧道内永久观测标按照《新建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7.2节相关 要求移设。 —2—

文档评论(0)

中华书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