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如果我告诉你:热的食物比冷的食物在冰箱中更容易冷冻,你会相信吗? 如果你相信,那你就错了。 如果你不相信,那你就更错了。 “科学”的态度应该是亲自去做个试验,验证它是否符合事实。 第一章 幼儿科学教育概述 核心知识点: 1、科学与科学教育(概念) 2、幼儿科学教育(内涵与意义) 3、幼儿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 第一节 幼儿科学教育的内涵 一、科学的界定 概念: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1.科学是知识系统。 2.科学是认识活动。 3.科学是世界观。 由以上分析可知,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有趣的生活小百科 1.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是舌头。 2.张开眼睛打喷嚏是不可能的。 3.跳蚤可以跳过比它们 350 倍身长的距离,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一个美式足球场。 4.一只被摘掉头的蟑螂可以存活 9 天,9 天后死亡的原因则是过度饥饿。 5.长颈鹿没办法咳嗽。 6.平均来说,一个成人在清晨比在傍晚时高上 0.4 吋。因为在白天脊椎的软骨组织容易遭到压迫。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一)科学教育 1.概念:科学教育是以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 2.现代科学教育的新特征: 在教育目标上以科学素养为中心 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 在学习过程上强调实践性 3.科学教育的内容: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 概念: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在教师的引发、支持和引导下,幼儿对周围物质世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主动探究,以形成科学情感和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验的活动。 (三)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 1 教育内容生活化和生成性 2 教育过程在于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幼儿的探究过程一般经历三个环节: 产生疑问,进行猜想,进行验证 3 教育活动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随机性 注重幼儿自发的个别探究和小组探究活动 教育活动渗透于一日生活中 教育活动具有随机性 4 教育结果经验化 你知道吗? 1.太空中人是没办法哭的,因为没有地心引力眼泪流不出来 。 2.变色龙舌头的长度是它自己身体的两倍 。 3.大象死后还会保持站立姿势 。 4.达芬奇光是画蒙娜丽莎的嘴唇就花上 12 年 。 5.眼睛进了小灰尘,闭上眼睛用力咳嗽几下,灰尘就会自己出来。 6.插花时,在水里滴上一滴洗洁精,可以维持好几天。 7.把核桃放进锅里蒸十分钟,取出放在凉水里再砸开,就能取出完整的桃核仁了。 三、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 (一)幼儿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1、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要 2、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 (二)幼儿科学教育与个体发展 1、科学教育能够对幼儿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和品德教育 2、科学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3、科学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第二节 幼儿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 一、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发展分为若干个阶段,并将2——7岁阶段称为“前运算阶段”。他认为,这个阶段的儿童能运用语言并形成心理意象,能使用符号在头脑中再现外部世界。但是,他认为这个时期儿童所运用的词语和符号,还不能离开所代表的东西。 1、图式的概念 图式: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也就是个体对于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可以把图式看做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2、认知发展的三个基本过程:同化、顺应、平衡 同化: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应的过程。 平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外一个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皮亚杰:三山实验 在皮亚杰设计的三山实验中,三座山以不同的颜色和特征来区别标示,一座山的山顶上有一间小房子,另一座山的山顶上有一个红色的十字架,还有一座山上覆盖着白雪。三座山的模型放在桌子,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实验者把一个娃娃放在桌子上模型四周的不同位置上,然后提供三张在不同的位置上所看到的三座山的位置的图片,问幼儿“现在娃娃看到的是哪一张图的样子?”结果3-6岁以前的孩子很少人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他们只会根据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选择和他现在看到的三山位置一样的图片。 4、儿童学习的实质 教育的真正目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