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3S技术的菲尔德斯半岛生态基线空间分异及其指示意义研究
Study on space diffrentiation of Fildes Peninsula ecological baseline and its directive significance based on 3S
所属项目:南极考察地区基础测绘 [经费:618万]所属学科:环境地学所在队次:中国第二十三次南极科学考察? 观测平台:长城站? 考察类型:度夏
1. 项目相关人员
负责人:鄂栋臣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极地现场考察8次][相关论文] ?●01 [长城站] 1984-11-20/1985-04-10 ◇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02 [长城站] 1985-11-20/1986-03-29 ◇中国第二次南极科学考察●03 [中山站] 1988-11-01/1989-04-10 ◇中国第五次南极科学考察●04 [长城站] 1991-11-09/1992-04-06 ◇中国第八次南极科学考察●05 [雪龙船] 1999-07-09/1999-09-09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06 [长城站] 2004-02-28/2004-03-05 ◇中国第二十次南极科学考察●07 [黄河站] 2004-07-20/2004-08-23 ◇中国北极黄河站首次科学考察●08 [黄河站] 2005-07-19/2005-08-02 ◇中国北极黄河站2005年科学考察现场执行人: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极地现场考察1次]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极地现场考察1次]?
2. 考察背景、目的和意义
基于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研究菲尔德斯半岛生态基线空间分异特征,建立生态基线动态变化的区域模型,是全球变化PEP样带研究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研究,是探索南极环境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方式、响应途径及未来变化趋势的基础研究。我国极地科学家应用生理生态实验、有机分子地层学、同位素生态建模等新方法,在中观和微观上揭示全球变化条件下南极生态环境变化的过程和机理,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基于生态建模和3S技术,利用样带研究的方法在宏观上为揭示全球变化条件下南极生态环境变化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开展基础性研究,不失为一条新的途径。3S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生态学方法关注的斑块水平的小尺度研究,而把斑块水平的生态系统研究拓展到区域乃至全球的空间尺度上。要突破在尺度转换上的技术与方法,生态基线信息正是进行空间尺度拓展的连接点. 西南极乔治王岛区域对应全球变化样带PEP-I,体现出从沿海无冰区到冰盖区人类活动频度梯度,从菲尔德斯半岛长城站到柯林斯冰盖区的观测剖面,包含了代表以人类活动为主要驱动的特征环境和南极无冰区丰富生态基线信息。因此开展菲尔德斯半岛生态基线空间分异调查与研究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菲尔德斯半岛生态基线时空分异现场信息采集,是中德合作开展的一个环境科学研究项目。由于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大量而频繁的活动,南极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南极局部地区因此而遭受明显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南极乔治王岛是目前国际南极考察的主要场所之一,在该岛有限的无冰区建有智利、俄罗斯、中国、波兰、南韩、阿根廷、德国、巴西等14个国家的二十个考察基地、科学实验室和观测站。菲尔德斯半岛是我国长城站的所在地。该区域的基地建设、交通运输、人员往来、废弃物失散、污水排放、航空噪音,以及名目繁多的考察和旅游活动,无疑对这块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冲击。为了强化对南极地区的生态保护与环境管理,1991年南极条约协商会议(ATCM)在马德里签署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并于1998年开始生效。议定书规范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各类活动,尽可能将南极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降低到最小。根据议定书要求,各签约国应分别制定相应的南极环境法规,规范对各自南极考察站临近区的环境管理,加强对各自考察站临近区的环境及其附属生态系统的保护。基于这种不断强化的南极环境保护和区域管理的国际大气候,近年来,各南极国家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纷纷积极活动,并采取相应措施,包括通过在各自考察站附近建立特别保护区来实施有效区域管辖。目前,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巴西、智利、西班牙等国,就各自的区域保护问题进行积极筹划和科学论证,澳大利亚等国还据此出台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条例。 本项目基于遥感图像,野外实测和前期生态学研究成果,选择西南极代表人类活动影响环境驱动因子的样区--长城站地区,利用GIS在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和空间可视化方面的强大功能,分析南极样带生态环境类型及生态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GIS 的空间Interpolate 运算和Assembly分析 ,阐明从海岸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