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盛唐诗坛与山水田园诗的兴盛 (一)盛唐时代精神与盛唐诗风 1、盛唐诗歌充分表现了盛唐精神 对进步政治理想和个性解放的强烈追求 乘时而起建功立业的急切欲望和坚实信念 大胆的批判精神和昂扬的进取精神 3、盛唐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多样 前 期 诗 坛 以王翰、王湾为代表的北方诗人对雄豪阔大诗境的融造 以吴中四士为代表的吴越文人对清新俊秀诗美的追求 张九龄以朴重雅淡的诗风开启新径 后 期 诗 坛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 以杜甫为代表的写实主义诗派 (二)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1、历史渊源 先秦时代,《诗经》、《楚辞》出现大量描写山水景物的诗句,但没有把山水风光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描写,而是作为劳动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 建安时期,出现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操的《观沧海》,描绘了山、海、秋色壮美景象。但这时期山水田园并没有成为诗歌专门描写的题材之一,而是局限于个别的片段与篇章。 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不少文人啸咏山林,隐逸之风遂兴,东晋陶渊明归隐田园,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歌咏田园风光与农家生活,在诗歌中开辟了一块艺术新天地,宣告了田园诗的诞生。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文人们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由崇尚清谈走向爱好山水,希企通过观赏自然来领略玄理,从而使描写自然为主的山水诗逐渐代替了玄言诗。谢灵运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优游于山水之间,成为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从此确立了山水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后,经过南朝诗人谢 等人的努力,山水诗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其清新、秀丽的风格与边塞、宫怨等其他题材的诗歌相区别。 初唐王绩在雕琢浮艳的六朝余风之外独树一帜,朴素、清新的田园诗成为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 至盛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并达到文学史上的颠峰状态。 2、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1)富庶的社会经济为士人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形成了山庄别墅化的生活环境,优游泉林、流连山水成为社会风尚,这是山水田园诗派形成的重要的社会因素。 (2)既追求功名理想,又保持独立人格与超脱精神,盛唐人通达的出世原则与人生观念,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极度繁盛的重要的心理根源。 (3)佛、道并存的思想局面和玄宗热衷于招纳隐士高人的政治局面,造成了普遍的隐逸风尚。对唐人来说,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而由仕而隐、功成名就而归山置田,也成为理想的人生范式。这样的生活方式,使广大文人始终保持从容幽雅的心境来欣赏田园山水的自然趣味,形成了无论仕隐都加入田园山水诗创作行列的繁盛景象。 (二)疏淡的艺术个性 孟浩然是从初唐到盛唐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诗人。诗歌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以及隐士的高雅行经和闲逸情趣。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平静愉悦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真挚友谊的赞美。在艺术上,语言冲淡自然而诗情醇美。诗人将普通的农村景物、平常的朋友聚会,用近于口语的朴素的文字轻松自然地表现出来,平易亲切而又诗意浓郁、情致悠然。语言的朴素自然中见锤炼,景物的随意挥写中有匠心。整首诗写得浑然省净,自然天成。 “此诗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 ——方回《瀛奎律髓》 “通体清妙。末句‘就’字作意,而归于自然。” ——沈德潜《唐诗别裁》 孟浩然诗歌追求率性平畅的表达方式,很明显受到陶渊明诗歌艺术范式的影响。但他的诗比陶诗整严,也更突出主体感受,是在新的文化背景中山水田园诗发展的结果。 然而,他的过于追求率性平畅,在日益精密凝练的盛唐诗坛的艺术走向中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有的表意过于直露,缺乏幽深韵致,有的诗意贫弱,思想内容不够丰富。所以,北宋苏轼曾讥讽孟浩然“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后山诗话》引) 。 课后思考 1、论述唐代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2、论述孟浩然疏淡的艺术个性。 3、预习王维诗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