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得道者风范.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讲:得道者风范 一、智慧通达、深不可识 都说“道”无处不在,得道之人往往“和光同尘”,不事张扬,小心谨慎,深不可测。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是如何论述得道之人的呢?他说: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不(而)新成。 (《道德经》十五章) 古代的“士”是什么人呢? 南怀瑾先生的解释是: “士”的原本意义,是指专志道业,真正有学问的人。 等于孔子在《易经》上所言: “絜净精微。” 《道德经》里圣人的境界、古之善为道者的境界、《庄子》里至人、真人、神人、圣人的境界,也是得道者的境界,比如,庄子说: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得道者的风采是无尽的,多面的,不可能用有限涵盖。 文学上有一句话描写一个人生,由最绚烂而归于最平淡,由最高明而归于最平凡,那样才是成就。 《中庸》上所说: “极高明而道中庸。” 人生由绚烂而归于平淡,由伟大崇高而归于平凡。 有道的人是不容易看出来的。 中国传统上有一种隐逸文化,就是有一个隐士群体。 这一类的人,所谓隐士、高士之流,到了清朝,也称为处士,他们在民族国家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都是属于无所不包的道家。 在我们历史上,每碰到变乱的时候,都是这一类人出来拨乱反正; 等到天下安定了,就找不到他们,都溜掉了,所以称为高士隐士。 这也就是庄子所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类人都是这种作风。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南怀瑾老先生对此的解读可能更深刻些。他讲: 由浊起修,由静而清,由清而安,这还只是修道的一半, 另一半“动之徐生”,才是更重要的。 二、独立精神与独立人格 老子主张人在珍视生命的同时, 还应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与独特的个性,不能随波逐流。 老子云: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儽儽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道德经》第二十章)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章还说道: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 *

文档评论(0)

血玲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