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1、中集集团集装箱企业 2
1.1我国集装箱企业现状 2
1.2中集集团集装箱简介及现状 3
2、需求预测分析 4
2.1需求预测 4
2.2 误差分析 7
3、综合生产计划 8
3.1综合生产计划策略 8
3.2综合生产计划计算方法 8
4、综合生产计划编制 9
5、主生产计划编制 16
6、物料需求计划 18
7、能力计划 20
7.1粗能力计划 21
7.2细能力计划 21
8、课程设计的体会 22
参考文献 23
1、中集集团集装箱企业
1.1我国集装箱企业的现状
集装箱制造业与世界航运形势具有较高的依存度,并随着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世界集装箱产量稳步增长,近5年来年均增长率9%,我国已连续6年为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最大的国家。
?我国的集装箱制造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1982年先后建成4家集装箱厂,但年生产能力还不到4万标准箱(TEU)。1990年我国集装箱生产企业就达到了40家,年生产能力为76万标箱。着我国经济总量与国际贸易量的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的集装箱制造业便大举迁移到我国,当时在我国形成了显赫一时的四大集团:韩国现代、韩国进度、香港胜狮(SINGAMAS)、丹麦马士基(MAERSK)。在这个时期,以中集集团为代表的我国集装箱制造企业,抓住了国际集装箱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机遇,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并购行动,使得我国的集装箱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并于1993年开始取代韩国,成为产销量居世界首位的集装箱生产大国,尤以中集集团的迅速壮大、一跃成为行业世界霸主为标志,奠定了我国主导世界集装箱行业时代的开始。我国集装箱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即集装箱年生产能力世界第一,目前已达600万TEU;集装箱生产规格品种世界第一,我国集装箱生产从干货集装箱到一般货物集装箱,以及特种集装箱、箱式运输车,规格品种已达900多个,能满足各种运输需求,并且我国不断开发新品种,如集装箱房屋、海上工程、箱式运输车等;集装箱产销量截至2008年已连续十六年蝉联世界第一,年增长率9%-12%(见图1)。
1.2中集集团集装箱简介及现状
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投资额4500万美元,注册资本3906万美元,公司核心业务是制造各类传统ISO标准冷藏集装箱。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QCRC)是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主要从事各种冷藏箱的设计与制造。公司投资总额4500万美元,注册资本3906万美元,截至2003年底,公司已经与来自北美、欧洲、澳州、日本等世界各地的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遍布全球的客户网络,成为世界标准冷藏箱和特种冷藏箱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世界市场份额超过20%。2003年,公司销售收入达2.24亿美元,累计5.7亿美元。公司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以“国强民富,共同发展”的理念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竞争环境。为进一步增强特种冷箱研发制造能力,适应市场需要,提升综合竞争力,2004年5月,集团投资2875万美元成立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中专以上学历,焊工要求有焊工上岗证。普工具有机械识图能力和装配能力者优先。是一种简单平滑预测技术,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时间序列资料、逐项推移,依次计算包含一定项数的序时平均值,以反映长期趋势的方法。当产品需求既不快速增长也不快速下降,且不存在季节性因素时,移动平均法很适用。该厂1998年到2012年的年销量如下表一所示,用趋势移动平均法建立需求预测模型,并预测2013年企业轴承的销售量。
表一
序号 年份 年销量(万TEU) 一次移动平均 二次移动平均 1 1998 11 — — 2 1999 15 — — 3 2000 25 — — 4 2001 40 — — 5 2002 57 56.4 — 6 2003 88 70.2 — 7 2004 103 98.2 — 8 2005 131 107.4 — 9 2006 165 145.6 132.4 10 2007 174 155 139.12 11 2008 182 164.6 147 12 2009 246 193.2 165.2 13 2010 260 232.8 224.24 14 2011 255 240.8 225.48 15 2012 285 268.2 2322.52
一次移动平均法 是对产品需求的历史数据点分段移动平均的方法。其计算公式:
式中 为第t周期的一次移动平均数; 为第t周期的观测值;N为移动平均的项数
当时间序列没有明显的趋势变动时,使用一次移动平均就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直接用第t周期的一次移动平均数就可预测第t+1周期之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NB∕T 10112-2018 -风力发电机组设备监造导则.pdf
- 外用糖皮质激的剂量使用指南.pdf
- 东风风神-A9-产品使用说明书-1.8T 旗舰型-DFM7180PC1A-东风A9使用手册201609.pdf
- 天津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含答案.pdf VIP
- 清代八股文 邓云乡.doc
- 外研版新标准小学英语三起六年级上册寒假作业布置每天一练.pdf VIP
-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pdf
- 高中英语原版小说整书阅读指导《奇迹男孩》(wonder)--Part one 讲义.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