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3 卷第 5 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23 No.5
2010 年 10 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ct. 2010
200241
G455 A 1008-2646(2010)05-113-04
“网民”犹如“农民”、“市民”、“居民”等词汇,代表了人群聚合体,其中,大学生网民因其“大学
生”的特殊身份而倍受全社会的关注。随着大学生网民数量的与日俱增,大学生情感社会化的载体也由传
统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扩展到了网络。网络在为大学生情感社会化提供广阔空间的同
时,也频频出现了大学生网络情感社会化的过度现象。
本文对大学生网络情感社会化及大学生网络情感社会化的过度进行内涵界定,从情感社会学的理论视
角出发,对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网络情感社会化过度现象进行理论解析,并探讨提出对策建议。
大学生网络情感社会化,是指为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的需要,学习网络规范并
使之内化,从而正确应用网络技术,树立健康的网络情感的过程。
大学生网络情感社会化的过度,是指大学生个体的网络情感发展水平超出或者高于其所处年龄阶段所
要求的水平,主要表现为网络沉溺、网络孤独、网络恐惧、网络人格障碍、网络成瘾、网络黑客情结、网
络恋情等。
大学生网络情感社会化过度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主要表现如下:
1.单一的“技术崇拜”滋生了网络黑客情结
网络的高科技特征,容易造成大学生网民的盲目“技术崇拜”,认为个人素养无足轻重,只要熟练掌
握网络技术就可以包打天下,由此,在一部分大学生网民中就滋生出网络黑客情结,1999 年,北京联合大
学对五所高校的大学生使用网络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 10.6%的被调查者认为黑客是“侠客”,36.0%的被
[1] 网络黑客干预了网络正常使用,而网络黑客情结也反映了大学生网络情感社
调查者认为黑客是“能人”。
会化的失范。
2 .网络沉溺引发的人格障碍
网络沉溺是指因淹滞在数字化的虚拟空间中,未能有效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角色转换,从
而形成主体心理错位及行动失调问题。[1] 网络交往环境和现实交往环境的差异,造就了大学生网民个体的
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现实人格与虚拟人格的不一致,使得大学生容易出现人格障碍。
3 .网络成瘾引发的心理孤独和压抑
网络空间随处可见的新鲜事物往往会吸引大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减少参加日
2010 -08 -10
崔海英(1976-),女,辽宁建平人,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博士;研究方向: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13—
常社交活动的时间,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甚至疏远现实的人际交往,结果是与亲戚朋友之间
的交流明显减少,同伴之间联系日益疏远,失去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孤独感加剧,
并出现严重的心理压抑。
4 .网络交往引发的心理信任危机
有人夸张地说“在网上无人知道你是一条狗”,隐名匿姓地在BBS 上谈天论道,聊天室等虚拟社区以
匿名或化名方式进行的交往无法规范言论的真实性,网络上的人际信任危机对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产生
直接影响,导致现实交往中,大学生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2]
5 .网络交往引发的生活情感冷漠
网络中的人际交往主要通过人机对话来实现,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人际交往相比,网络人机对话掩
盖了许多丰富的情感内容,比如眼神、微笑、手势、语调等身体语言。虽然人机交流可以借助于很多丰富
的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点—轴系统” 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pdf
- “云计算” 概念的分析研究——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的一个特例.pdf
- 3 种主养鲆鲽类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比较研究.pdf
- 3.0 TMR 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分析诊断前列腺癌的初步研究.pdf
- 30 年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研究的回顾与分析.pdf
- 2000-2009 年《 科学学研究》 被引期刊情况分析.pdf
- 2004-2008 年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內容分析.pdf
- 2005-2009 年我国社区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pdf
- 2008 年台灣西南部地區TRMM 降雨雷達與七股雷達回波觀測比較分析及降雨估計應用研究.pdf
- Apriori 算法研究及其在学生成绩分析中的应用.pdf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度中考政 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政治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吉林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
- 竞聘技校数学老师演讲.docx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