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kV电杆结构部分计算书
(一)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嵌固点强度计算------------------------------1-10
(二)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嵌固点强度允许档距计算-----------------11-17
(三)电杆抗倾覆稳定计算-----------------------------------------------18-20
(四)预应力混凝土电杆抗倾覆允许档距计算-----------------------21-26
(五)电杆强度、抗倾覆允许档距小结表-----------------------------27-31
(六)基础上拔稳定、电杆下压计算------------------------------32-39
(七)拉线截面选择、基础上拔稳定计算、电杆下压力计算实例--40-50
(一)、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嵌固点强度计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154-2002“架空送变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φ150×L 1/75锥度混凝土电杆,材料选用:混凝土C50,碳素钢丝φ5.0,配筋12φ5.0
材料指标
混凝土C50
轴心抗压 标准值fck=32N/mm2
设计值fc=23.5 N/mm2
弯曲抗压 标准值fcmk=35 N/mm2
设计值fcm=26 N/mm2
抗拉 标准值ftk=2.75 N/mm2
设计值ft=2.0 N/mm2
弹性模量 Ec=3.45×104 N/mm2
2)碳素钢丝 φ5.0
标准强度fpty=1570N/mm2
设计强度fp=1070 N/mm2
抗拉强度fp'=400 N/mm2
弹性模量 Es=2×105 N/mm2
工艺参数
电杆脱模强度 fcm=0.7×50=35 N/mm2
钢筋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1570=1177.5 N/mm2
总张拉应力 ∑ σ=1177.5Ap
φ150×L 1/75锥度电杆 壁厚40mm,配筋12φ5.0
碳素钢丝 ,单根钢丝截面=19.635 mm2 总截面
Ap=19.635×12=235.62mm2
电杆嵌固点的几何参数
电杆长度
(mm) 顶端至嵌固点长度
(mm) 嵌固点(外内及钢筋位置半径mm) 嵌固点截面积
A(mm2) 嵌固点换算截面积AD(mm2) r2 r1 rp 9000 7870 128 88 108 27143 28273 10000 8870 134 94 114 28651 29781 (三)φ150×9000 1/75 锥度电杆嵌固点强度计算
1.预应力损失计算
1)锚具损失σL1=a·Es/L=2000000/9000=22 N/mm2
2)温差损失σL3=2△t=2×20=40 N/mm2
3)应力松弛损失σLY=0.2×(1177.5/1570-0.575)×1177.5=41 N/mm2
第一批损失σIL=σL1+σL3+σL4=22+40+41=103 N/mm2
4)砼收缩徐变损失σLs= 45+220×(σp/fcu)
1+15ξ
式中σp=σcon-σ∑L·Ap= 1177.5-103×235.62
Ao 28273
=8.95 N/mm2
ξ-配筋率ρ=Ap/A=235.62/27143=0.00868
代入σLS= 45+220 ×(8.95/35)
1+15×0.00868
=89.6 N/mm2
预应力总损失σL=σL1+σL3+σL4+σL5
=22+40+41+89.6=192.6 N/mm2
2.考虑预应力总损失后,砼截面上的有效预应力
σPC按下式计算
σPC =Ap·(σcon-σL) =235.62(1177.5-192.6)
A0 28273
=8.21 N/mm2
预应力钢筋的有效预应力σPo=σcon-σL
=1177.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