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块综合检测(一)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右图是《红楼梦》中“元春省亲”一节中的图片(局部)。面对贵妃元春的到来,身为祖母的贾母也不得不率众跪迎。这一现象表明( )
A.元春违背了纲常伦理
B.宗法关系要服从政治隶属关系
C.当时宗法关系已经崩溃
D.贾母等以此表示对元春的喜爱
解析:选B 根据宗法制强调尊老爱幼的特征,理应由元春跪拜作为祖母的贾母,但情形恰恰相反。身为贵妃的元春代表了皇权,这说明宗法关系要从属于政治隶属关系。A、D两项错误,不能简单地凭借人物之间的血缘关系来分析这一现象;C项错误,这体现的是等级关系,并未表明宗法关系崩溃。
2.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 )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解析:选C 西汉的选官制度为察举制,孝廉是当时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与察举制相符合,C项正确;A项为设“中正”评定本地人等第的九品中正制度,不符合题意;B项是打击门阀士族的科举制度,不符合题意;D项为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制度,不符合题意。
3.(2012·乌鲁木齐模拟)“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解析:选D A、B两项是史实;C项是史论;D项是史识。本题考查“史识”的基本含义。
4.(2012·山东高考)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
?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解析:选C 宋朝时期,政府机构增多,官僚队伍膨胀,形成“冗官”的局面;科举录取人数大大增加,文人阶层膨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为防止武将专权,分割统兵权和调兵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
5.梭伦和伯利克里所进行的改革不仅导致了新的统治形式的建立,而且还导致了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至少对雅典的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新的统治形式”是指( )
A.君主制 B.中央集权制
C.民主制 D.联邦制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依据材料可知,梭伦和伯利克里的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使雅典人不再是服从而是辩论,说明当时确立的“新的统治形式”是民主制,所以选择C项。A、B两项与题意矛盾;D项的联邦制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题目信息无关。
6.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说:“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能体现宋朝物质文明的历史现象有( )
①四大家书法各具特色 ②景德镇成为“瓷都” ③程朱理学广为流传 ④交子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宋朝经济的发展,注意要求回答的是体现宋朝物质文明的历史现象。①③是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历史现象,排除。
7.(2012·郑州质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由于高度的文化优越感,中国人在文化上始终处在不败的地位,同时导致其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而后更逐渐发展为对外界冷漠的内向型心态。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材料中的“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对外界冷漠的内向型心态”体现了中国人的盲目自大心态,乾隆帝的话是很好的佐证,C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外交流,与材料的意思相反。
8.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商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名存实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2第9章第2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现象.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2第9章第3节电磁感应规律的综合应用.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2第10章第1节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2第10章第2节变压器电能的输送.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3第11章第1节分子动理论内能.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3第11章第2节固体液体与气体.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3第11章第3节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4第12章第1节机械振动.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4第12章第2节机械波.doc
- 2013届高考复习沪科版试题:选修3-5第14章第1节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doc
-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考前保温训练(一~三).doc
-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模块二 第4讲 冲刺直击高考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doc
-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模块二 第6讲 冲刺直击高考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doc
-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模块二 第7讲 冲刺直击高考社会主义曲折发展中的探索——新中国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doc
-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模块二 第8讲 冲刺直击高考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doc
-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模块三 第9讲 冲刺直击高考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制度及人文精神的起源.doc
-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模块三 第10讲 冲刺直击高考工场手工业时期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doc
-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模块三 第11讲 冲刺直击高考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文明发展——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doc
-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模块三 第12讲 冲刺直击高考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二战前世界文明的创新与调整.doc
-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模块三 第13讲 冲刺直击高考二战后世界文明的演变与拓展——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竞争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演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