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 聚焦社会热点四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docVIP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 聚焦社会热点四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三 聚焦社会热点 热点四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热点演练 1.(2012·儋州模拟)刘泽华先生说:“就实而论,荀子思想中的法家气味是相当浓厚的。可以说在中国的思想史上,他是最早把儒法结合起来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兼爱非攻 B.人性本恶 天行有常 D.民水君舟 (2012·福建六校模拟)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  )。 不畏强暴的精神 ②团结一心的精神 ③敢于造反的精神 ④抵御外侮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3.(2012·定州模拟)1919年6月9(  )。 爱国精神 B.民主精神 团结精神 D.科学精神 4.(2012·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右图是1937年刊发在《救亡漫画》杂志上的一幅名为《收复失土》的漫画,画中的抗日军人一手握枪,一手高举大刀,两腿横跨长城内外。对这幅漫(  )。 该漫画创作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时期 该漫画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 收复失土”意指收复丧失的关内大片领土 该漫画表达了画家渴望“打回老家去”的心声 九十多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演变成了光耀千秋的“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踏上振兴中华民族的奋斗征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万,增至战后200万……文化斗争是中国现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的出版,标志着彻底反封建文化运动的开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积极传播者。1918年11月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的爱国民主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 ——1920年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三  “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先锋队的作用……但是光靠它是不能打败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 ——1939年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材料四 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无抉择的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 年蒋介石《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 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 ——1943年蒋介石《中国之命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写出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孙中山与毛泽东观点的异同。 (3)根据材料四,简述蒋介石对五四运动时期历史的基本态度,结合当时形势分析其原因。 你对蒋介石的态度有何看法? (4)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五四时期的历史为何被后人反复解释。 参考答案 1B [荀子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其主张人性本恶,需要实行“王道”,这与法家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思想具有一致性,故答案为B项。]  [本题考查对近代中国抗争体现的精神的认识。结合题干诗句,可以看出判断为鸦片战争期间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故排除③,答案为C项。]  [据 《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可以判断出五四运动反映的民主精神。]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由“1937年”可以判断A项不正确;“收复失土”不仅仅指收复丧失的关内大片领土,而是指中国大片被占领的土地;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该漫画表达了收复祖国土地的愿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第(1)问从国际因素及国内的阶级力量的变化、思想的解放等因素进行分析;第(2)问两人的异同关键在于如何对待民众的力量;第(3)问从对待传统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第(4)问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答案 (1)原因: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解放的推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同:都指出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加以肯定。 异:孙中山没有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力量;毛泽东则认识到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并认为它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证。 (3)态度:批判新文化运动片面否定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肯定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原因:中国处于抗战时期,需要激发民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