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检测二十二 小说阅读(二)一、(2012·临川二中、新会四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清 名
梁晓声①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②子诚是我学生,他的家,在西南某山区的茶村。今年清明后,他有几天假,约我去他的老家玩。我总听他说那里风光旖旎,经不住动员,成行。
③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
④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
⑤那会儿茶农们都背着竹篓或拎着塑料袋子前往茶站交茶。一路皆五六十岁男女,络绎不绝。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一米六七、八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⑥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⑦“八十三了。”
⑧“八十三还采茶?!”
⑨我不禁向那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
⑩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及嫁龄,镇上乃至县里的富户争娶,或为儿子,或欲纳妾;皆拒,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后来,丈夫因为成分问题,回村务农。然知识化了的男人,比不上普通农民那么能耐得住山村的寂寞生活,每年清明前,换长衫游走于各村“说春”。当年当地,农村人大抵文盲,连黄历也看不懂的。她丈夫有超强记忆,一部黄历倒背如流。“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但一般告诉,则不能算是“说春”。“说春人”之“说春”,基本上是以唱代说。不仅要记忆好,还要嗓子好。她的丈夫嗓子也好。还有另一本事,便是脱口成秀。“说”得兴浓,别人随意指点什么,皆能说什么唱出一套套合辙押韵的掌故来,百难不倒,像是现今的“RB歌手”。于是,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在人们,那是享受了娱乐的回报。在他自己,是一种个人价值体现的满足。所谓与人乐乐,其乐无穷。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原本皆大开心之事,遂成罪过。丈夫进了学习班,“说春人娘子”一急之下,将他们的家卖到了仅剩自己穿着的一身衣服的地步,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一袋一袋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的还。乡亲们过意不去,都批评她未免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重要。若失清名,家便也没什么要紧了。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
……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然而其步态,毕竟那么地蹒跚,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去向我所不晓的什么圣地。有一天傍晚下雨,她戴顶破了边沿的草帽,用塑料布罩住竹篓,却任雨淋湿衣服……
那曾经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岁的,身患癌症的,竭力挺直身板的茶村老妪,又使我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
似乎,我倾听到了那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
反反复复,二字而已。
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家认真到极点,还央求村支书为她从县里请去了一名公证员……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
我又说不出话来,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放下电话的。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还”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
清名、清名……
这一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今人都避得远远地,唯恐沾上了它!
我之羞愧,因我亦如此……(选自作者同题文章,有删改)
1.文章第③段,作者着力描写清明时节茶村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2.联系文章内容,试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3.文中的“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因为学生子诚的原因,“我”得以到达风光旖旎的西南某茶村,见到了年迈的徐阿婆,听到了有关阿婆的一些事情,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B.故事发生在清明时节一个景色清明的茶村,作者着力塑造了一位追求清名的老人,细致描绘她清澈如水的心灵,一个“清”字贯穿全篇。
C.丈夫靠“说春”换得小米,却被认定为搞迷信活动。本属冤屈之事,但阿婆却坚持变卖家产还米,她忍辱负重的性格让人钦佩。
D.第段“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一句中,“子诚诉说”的是阿婆的坎坷经历,“我沉吟”的是对阿婆遭遇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感伤。
E.结尾处写“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一句蕴涵有关方面对认真的徐阿婆的钦佩之情,也暗含作者对社会现状深沉的思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雾
李延国战地救护所被罩在浓雾中,像裹着一层又一层的纱布,扯不开,拉不断。我和师政委刘彬在这迷迷蒙蒙的“纱布层”里摸索着,脚下高高低低,好不容易找到了被伤员称为“死亡转运站”的一号病室。
病室中间有一个钢丝床,看上去像一艘白色的小舟,上面安详地躺着一位年轻的伤员,这艘小舟即将载着这个十八岁的生命驶向永恒和寂灭。
在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江苏高考英语抢分训练183.doc
- 2013年江苏高考英语抢分训练184.doc
- 2013年江苏高考英语抢分训练185.doc
- 2013年江苏高考英语抢分训练186.doc
- 2013年江苏高考英语抢分训练187.doc
- 2013年江苏高考英语抢分训练188.doc
- 2013年江苏高考英语抢分训练189.doc
- 2013年江苏高考英语抢分训练190.doc
- 2013年江苏高考英语抢分训练191.doc
- 2013年江苏高考英语抢分训练192.doc
- 2013年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江西专题十二:文学名著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3年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江西专题十六: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3年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江西专题十六: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 理解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3年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江西专题十六: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 推理和想象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3年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江西专题十六: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1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3年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江西专题十六: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2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3年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江西专题十七:散文阅读 技巧和形象的鉴赏、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3年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江西专题十七:散文阅读 结构思路的把握、文意的归纳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3年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重庆专题十六:文学类文本阅读1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3年高考总复习语文人教版重庆专题十六:文学类文本阅读2 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