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EM9的可视电话系统_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计量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ARM9的可视电话系统 The System of Videophone based on ARM9 郑 重 声 明 本人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学生签名: 日期: 分类号: TP29 密 级: 公开 UDC: 62 学校代码: 10356 中国计量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ARM9的可视电话系统 The System of Videophone based on ARM9 作 者 卢 跃 学号 0900102131 申请学位 工学学士 指导教师 高雁凤 学科专业 自动化 培养单位 中国计量学院 答辩委员会主席 卫东 评 阅 人 王凌 2013年 5月 致 谢 毕业设计过程当中,我获得了许多帮助。谨向所有帮助过我指导过我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高雁凤老师。从论文选题、方案确立、实施工作到论文撰写过程中,高老师自始至终关心着我的工作进展情况。在整个毕设的实行过程中,老师给予了指导与帮助。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细致的解答,同时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对于老师们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见解、勤奋求实的工作作风和不懈的学术追求乃为本人学习的榜样。 还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你们我才得以难以解决很多问题。跟你们一起学习过程有快乐相伴也有困难阻碍,不过还是学到很多知识,正因有了你们的无私帮助和一路陪伴才使得我能够克服重重阻碍,最终顺利完成目标。衷心祝愿你们今后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最后再次感谢参加本次论文评阅答辩并对本论文提出宝贵建议的所有老师! 基于ARM9的可视电话系统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通讯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对于IP可视电话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本文以SAMSUNG的S3C2440芯片作为硬件平台,以TCP/IP协议和UDP/IP协议作为传输协议,编写代码将视频模块,语音模块,画图模块,网络模块,本地配置模块等封装在一起成为一个大的可执行程序。将此可执行程序烧写到ARM板中,调试执行后系统测试良好,验证了软件构架的可行性。 关键词:视频编解码;音频编解码;H.323;S3C2440 中图分类号:TP29 The System of Videophone based on ARM9 Abstract: Keywords: video rate sampling codec; Audio rate sampling codec;S3C2440;H.323 Classification: TP29 目 次 摘要 Ⅰ 目次 Ⅲ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国内外发展现状 1 1.3研究内容和目的 2 1.4小结 3 2 多媒体通信协议研究 4 2.1 IP电话的标准 4 2.2 H.323协议介绍及组成 4 2.3 H.263视频压缩 6 2.4音频视频编解码 7 2.5小结 8 3系统环境搭建及方案设计 9 3.1 ARM微处理器 9 3.2 ARM板环境搭建 10 3.3设计思想 14 3.4设计方案选择 15 3.5模块电路设计 15 3.6小结 18 4软件设计与实现 19 4.1 嵌入式系统 19 4.2本系统的软件格式及风格规范 20 4.3软件流程 24 4.4系统各模块实现及分析 27 4.5小结 39 5 实验结果及总结 40 5.1系统测试和结果 40 5.2总结 44 5.3展望 44 参考文献 45 附录A 46 附录B 47 作者简历 135 学位论文数据集 136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成俗,使得通信技术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对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业务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提升以及高速网络带宽的扩容,给图像、数据、语音等多媒体通

文档评论(0)

追风少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