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陕北民歌的审美特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 1卷 第 2期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Vol2 1 No2 2007年 6月 Journal of Yanan Co llege of Education Jun2007 浅论陕北民歌的审美特质 李海英 (延安市歌舞团 , 陕西 延安 7 16000)    [摘  要 ]  陕北民歌的魅力所在 , 固然有其多方面的原因 , 但就审美特质来说 , “俗化 ”了的艺术表现 , 大红 大绿的色彩 , 大富大贵的生活渴求 , 大酣大畅的爱恨之情 , 都是使它独具风骚的审美元素 。没有修饰 , 没有花 腔 , 却展示了西北黄土高原原生态的的质朴之美 , 给人有灵魂的洗刷的功效 。 [关键词 ]   陕北民歌 ; 俗化 ; 审美元素 [中图分类号 ]  J60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 3001 (2007) 02 - 0075 - 02      苍凉 、雄浑 、高亢 、质朴 , 似乎从灵魂的最深处流泄而 绿的民众色彩 , 描绘着叙事抒情的基础底调的。我们知道 , 出 , 对人的心灵有洗涤作用 , 几乎所有的涵概阳刚之美的溢 任何艺术作品和欣赏主体的心理结构都会存在着同构对应关 美之词 , 全可以用在陕北民歌的身上 。无疑 , 它对人的打击 系和主体的情绪要求相合拍 。如青色有冷感 , 浅暗色有沉郁 力量是巨大的 , 让人在尘嚣中有解脱的净化的作用 。诞生于 感 , 浅淡色有轻盈感 , 而红色则有热烈 、兴奋的暖色感 , 给 黄土高原中部 , 陕西北部的这些民歌俚曲, 纯朴流畅 , 节奏 人以富贵 、喜庆 、欢乐的感觉 。而绿色则冷静 , 给人 以安 自由, 悠扬明快 , 就如同这里的天空 , 以及天空上那片洁净 宁、平静 , 从生命深处萌发起一股阴凉的感觉 。马克思说 : 的云 , 是最直接最酣畅的审美元素 。其歌词是坦 白直露的 , “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这是长期的审 其曲调是雄健明快的 , 不加修饰 , 没有花腔 , 旋律变化少 , 美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惯性心理 。 “荞麦花 , 红彤彤 , 咱二人 ( ) 可对人的震撼却是直接的 , 抵入灵魂深处 , 给人以最劲爽的 交朋友为个甚 ” 《骑白马 》;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 毛主席 ( ) 美的升华 。 领导咱打江山 ” 《信天游 》 ; “五月里刺梅满山红 , 六月 ( ) 比起那

文档评论(0)

I LOVE 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