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 年第 3 期
社会信用文化 、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业组织形式
陈雨露 马 勇
内容提要 :本文以银行业绩效为依托 ,纳入社会信用文化这一新的影响因子 ,试图在
一个更广阔的层面上综合考察决定金融业绩效的各种因素 ,并尝试在这一过程中探求社
会信用文化 、金融体系结构和金融业组织形式及其绩效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制 。实证
结果表明 ,社会信用文化对金融体系的效率和金融体系结构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而法律
传统 、政府治理及管理能力也在金融体系结构和金融业组织形式的选择上起着重要作用 ,
并最终影响到金融业运行效率 。
关键词 :社会信用文化 金融体系结构 金融业组织形式
一 、引言
长期以来 ,经济学家围绕着“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比较优势展开
( )
了广泛而持久的讨论 Levine ,1999 。最初这一争论的焦点企图在两种金融体系之间得出一个绝对
的优劣结论 。倡导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学者以日本和德国的经验作为蓝本 ,认为银行在动员储
蓄、配置资本 、监督公司管理者的投资决策以及在提供风险管理手段上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而另外
的一些学者则认为 ,在把社会储蓄投向企业 、行使公司控制以及减轻风险的管理上 ,资本市场具有
更高的效率 ,因而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 。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争论不仅远未解决 ,而且分歧加大了:一方面 , 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
型的金融体系依然保持着原有的效率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 ,在美国等大批传统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
国家 ,虽然资本市场依旧活力不减 ,但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不仅没有“消亡”,反而显示出更加旺盛
①
的生命力 。事实似乎在向我们展示一个银行与市场并驾齐驱的景象 。面对这样的事实 ,学者们很
快意识到 ,“通向罗马的道路也许不只一条”,随着混业经营的推行 ,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之间的边
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在这种情况下 ,把注意力转移到基本金融功能的实现上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
( )
Levine 1999 通过对两种金融体系的全面系统考察发现 ,金融结构的差异并不能有效地解释不同国
②
家之间的经济差异 ,但金融体系的整体发展情况却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 。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研
究重点放在了如下问题的解释上 :为什么两种迥然不同的金融体系同样能够实现稳定和高效率 ?
陈雨露 ,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 邮政编码 : 100872 , 电子信箱 :mailchenyulu @yahoo. com. cn ;马勇 , 中国人民
银行成都分行 ,邮政编码 : 610064 , 电子信箱 :mayong19828 @hotmail. com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
( )
“现代金融体系下银行混业经营的风险与监管体系”05JJD970027 资助 。作者感谢匿名评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文中相关部分已
作出必要的修改 ,当然文责自负 。
① 在金融“脱媒”过程中, 曾经有相当一部分学者预言商业银行将最终为资本市场所取代 。然而 ,时至如今 ,就算在金融市场
(
最为发达的美国,商业银行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而且通过一系列 自发的调整或者改革 典型的如以混业经营为指向的兼并重
)
组 , 以及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颁布 ,反而呈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
( )
② 根据Levine ,这里 ,“金融体系的整体发展”financial services view 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