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9 卷 第8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29 No.8
232 2013 年 4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Apr. 2013
喀斯特地貌区耕地地力评价与分级
1 2 2 2 1※
赵 亮 ,韦学成 ,黄国椅 ,蒙凌璘 ,朱利泉
1.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 400715 ;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土肥工作站,百色 533700 )
(
摘 要:为了解喀斯特地貌区耕地地力详情并掌握土壤肥力演变规律,该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为研究区域,
借助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S (remote sensing )技术,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实验室化验等方法获得耕
地地力评价相关信息,包括N 、P 、K 、有机质、pH 值、成土母质、排灌能力、障碍因素、耕层厚度、质地等74
项基本信息。以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技术为核心基础支撑,综合运用模糊评价、专家意见法、层
次分析等方法和模型对耕地地力进行自动化、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德保县1~6 级的耕地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
积的8.80%、13.84%、20.29%、39.63%、16.83%、0.61% 。在量化分级的基础之上,将此次评价数据与 1980 年进
行的土壤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深入比较,比较发现:德保县的耕地地力总体水平上升;有机质、有效磷的含
量水平明显上升;同时pH 值趋于中性;速效钾呈下降趋势。该结果为喀斯特地貌区的个性化施肥、土壤改良、
农业生产决策、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等提供了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壤,地理信息系统,养分,耕地地力,喀斯特地貌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3.08.028
中图分类号:F301.24 ;S15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3)-08-0232-10
赵 亮,韦学成,黄国椅,等. 喀斯特地貌区耕地地力评价与分级[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8):232-241.
Zhao liang, Wei xuecheng, Huang guoyi, et al. Evaluation and gradations of cultivated land fertility in Karst are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 13, 29(8): 232 -24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吴克宁等分别引入了模糊数学、系统类聚法、层
0 引 言
次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耕地是物质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 network ,ANN )-产量模型、洛伦茨曲线和基尼
产资料,是文明生存和发展最根本的物质基础。近 系数等评价方法及评价模型,实现了耕地地力评
几十年来,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耕地面积减少等 价工作的自动化、定量化、多元化[15- 18] ;刘国彬、
因素导致人类与耕地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耕地潜力 谢叶伟、付金霞、廖桂堂等分别对黄土丘陵区、
的深层次发掘利用已经迫在眉睫。进行耕地地力评 典型黑土区、低山茶园等不同地理地貌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