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第八讲 南北朝篇(下).pptVIP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八讲 南北朝篇(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八讲 南北朝篇(下) 二 钟嵘《诗品》 (一)经典评论: 《四库全书总目》: 《诗品》三卷,梁锺嵘撰。嵘字仲伟,颍川长社人,与兄岏、弟屿并好学有名。齐永明中为国子生,王俭举本州岛秀才,起家王国侍郎。入梁,仕至晋安王记室,卒于官。嵘学通《周易》,词藻兼长。所品古今五言诗,自汉魏以来一百有三人,论其优劣,分为上中下三品。毎品之首,各冠以序,皆妙达文理,可与《文心雕龙》并称。 近时王士祯极论其品第之间多所违失,然梁代迄今,邈踰千祀,遗篇旧制,什九不存,未可以掇拾碊文定当日全集之优劣。惟其论某人源出某人,若一一亲见其师承者,则不免附会耳。史称嵘尝求誉于沈约,约弗为奬借,故嵘怨之列约中品。案,约立之中品,未为排抑,惟序中深诋声律之学,谓“蜂腰鹤膝,仆病未能;双声叠韵,里俗已具”,是则攻击约说,显然可见,史言亦不尽无因也。 又一百三人之中,惟王融称王元长,不着其名,或疑其有所私尊,然徐陵《玉台新咏》亦惟融书字,盖齐梁之间避齐和帝之讳,故以字行,实无他故。今亦姑仍原本,以存其旧焉。 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 《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 (二)诗品序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揺荡性情,形诸歌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论诗之发生:物感说】 昔《南风》之词,《卿云》之颂,厥义敻矣;夏歌曰“郁陶乎予心”,楚謡曰“名余曰正则”,虽诗体未全,然是五言之滥觞也。逮汉,李陵始著五言之目矣。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自王杨枚马之徒词赋竞爽,而吟咏靡闻。从李都尉迄班婕妤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诗人之风顿以缺丧。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朩无文。 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托凤,自致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矣。是后陵迟衰微,迄于有晋。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徳》论,建安风力尽矣。 先是郭景纯用隽上之才,变创其体;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逮义熈中,谢益寿斐然继作。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髙词盛,富艳难踪,固已含跨刘郭,陵轹潘左,故知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谢客为元嘉之雄,颜延年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 【论五言诗之发展及代表诗人】 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毎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於流俗,豈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邪?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义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弘斯三义,酌而用之,幹之以風力,潤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则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则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体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论五言诗之优势及赋比兴之运用】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羣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文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娥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羣,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故词人作者,罔不爱好。 【论诗之源泉:自然景物、社会生活】 今之士俗,斯风炽矣,才能胜衣,甫就小学,必甘心而驰骛焉。于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独观谓为警策,众覩终沦平钝。次有轻薄之徒,笑曹刘为古拙,谓鲍昭羲皇上人。谢朓今古独步,而师鲍昭终不及“日中市朝满”,学谢朓,劣得“黄鸟度金枝”,徒自弃于髙听,无渉于文流矣。观王公搢绅之士,毎博论之余,何尝不以诗为口实,随其嗜欲。商榷不同,淄渑并泛,朱紫相夺,喧议竞起,凖的无依。 近彭城刘士章,俊赏之士,疾其淆乱,欲为当世诗品,口陈标榜。其文未遂,感而作焉。昔九品论人,七略裁士,校以宾实,诚多未值。至若诗之为技,较尔可知,以类推之,殆均博奕。方今皇帝资生知之上才,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赏究天人。昔在贵游,已为称首,况八纮既奄,风靡云蒸,抱玉者联肩,握珠者踵武,以瞰汉魏而不顾,吞晋宋于胸中。谅非农歌辕议,敢致流别。嵘之今録,庶周旋于闾里,均之于谈笑尔。

文档评论(0)

专业好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0200002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