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编制依据 4
2、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4
2.1 工程概况 4
2.2 工程特点 7
3、工程规模和主要工程量 8
3.1 工程规模 8
3.2 主要工程量 8
4、施工综合进度表 8
4.1 计划开、竣工日期 8
5、总平面布置图 8
5.1 场地布置 8
5.2 生产区建筑概况 9
5.3 力能供应 10
5.4 排水与防洪 11
6、吊装机具布置说明 12
6.1 土建施工机械布置 12
7、主要施工机具配备清册 13
8、安全文明施工定置化布置 15
8.1 主厂房区域 15
8.2 环保 15
9、主要施工方案和重大技术措施 16
9.1建筑专业主要施工方案 16
10、工程质量目标和管理措施 55
10.1 本工程质量方针 55
10.2 本工程质量目标 55
10.3 本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55
10.4 质量通病 58
11、工程检验试验计划 60
11.1 建筑检验试验计划 60
12、项目施工质量规划、目标和保证措施 63
12.1 项目施工质量规划 63
12.2 本工程质量目标 67
12.3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8
13、安全管理体系和措施 69
13.1 安全管理目标 69
13.2 安全管理体系 69
13.3 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71
13.4 安全控制措施 73
13.5 机械安全管理 76
13.6 消防安全管理 77
13.7 安全(标准化)设施管理 78
13.8 安全保证措施 80
14、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85
14.1 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目标 85
14.2 文明施工、环境管理措施 86
14.3文明施工、环境管理措施 86
15、安全、职业健康及环境因素识别及控制措施 94
15.1 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措施 94
16、本工程施工危险点分析及预控措施 99达州万源电厂异地建设坑口电站工程
土建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
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DL/T5210.1-2005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2、《建筑防腐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
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4、《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1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16、《电力建设安全操作规程》DL5009.1-2002
17、《安全质量环境管理程序文件(E版)》
2、达州万源电厂异地建设坑口电站工程2.1.2 设计概况
主厂房建筑采用汽机房一除氧间一煤仓间一锅炉房四列式布置格局;两机设一座集中控制楼,布置在两炉之间。主厂房纵向长度:汽机房147.2m,除氧间及煤仓间m;横跨度:汽机房27m,除氧间9m,煤仓间13.5m。锅炉房为露天岛式布置。集中控制楼布置在两炉之间,宽度为21.0m,总长为49m。
2.1.3 厂区地质情况
地质构造
厂址地貌属低山丘陵地形。受风化剥蚀和雨水冲刷切割等作用,形成宽缓的冲沟和山丘相间地形,场地由一条宽缓的主冲沟和四条次一级冲沟组成,沟谷底部多为水田,斜坡及丘包顶部多为旱地。场地自然地面高程在354.0~392.0米,高差38米。总的地势为东侧高、西侧低。在厂址东侧斜坡坡麓中咀上、严家河沟两处有古滑坡体,古滑坡体对厂址没有影响。
岩土工程条件
⑴ ①层填土性质不均匀,不能作为建构筑物基础持力层。经夯实处理后,方可利用。
⑵ 残坡积层粘土、粉质粘土多为可塑状,局部为硬塑状,一般厚度3~5米,最大厚度达12米。其液性指数平均值为0.27,标贯击数5击,a1-2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40MPa-1,为中等压缩性土,该层的地基承载力较高,可达160~180kPa,该层可作为一般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层软塑状粘土,层厚约3~6米,仅在局部地段分布,其液性指数平均值为0.77,标贯击数3击,a1-2压缩系数为0.44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该层地基承载力低,仅80~100 kPa,不宜作为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作为下卧层时,应进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