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4 卷 第 4 期 吉 林 林 学 院 学 报 Vol. 14 No. 4
1998 年 10 月 JOURNAL OF J IL IN FORESTR Y UN IV ERSIT Y Oct. 1998
生物质炭的开发与应用
韩宝瑞 沈宗麟 秦万丰
( 130031) ( ) ( )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 吉林工学院 吉林林学院资源环境系
摘要 根据中药炭化原理 ,研究出用生物质生产机制棒炭 ,并介绍了生产技术及设备. 对于林业废弃物及农业秸
杆极为丰富的我省 ,是极易推广和开发的新型再生能源.
关键词 生物质 ,炭化 ,成型机 ,炭化窑
分类号 T K6
炭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最基本的能源之一. 近年来由于需求量的增加 ,林业部门为保护森
林资源和生态平衡 ,禁止乱砍滥伐、成材烧炭 ,使供需矛盾日趋紧张.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 ,人们开发了凡是
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等的一切生物质 ,经过一系列的工艺过程 ,都可以生产出木炭类新能源的技
术.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将生物质视作对环境和社会有好处的能源资源 ,加快了生物质能源产品进程. 到
2050 年 ,生物质将为世界提供 1/ 5 的电力和 2/ 5 直接使用的燃料. 我国每年林业枝丫材及锯材废弃物锯
末、木屑、刨花等约 2 亿 t ,农作物秸杆约为 7 亿 t . 这些都是生产生物质炭的资源. 生物质炭又称“人造炭”,
在国外早已广泛应用. 美国应用锯末炭冶炼特种合金钢 , 因为该炭中含有极少量的对金属有害的硫、磷等
元素 ,韩国有用锯末炭烧家庭专用采暖锅炉 ,香港、日本、台湾等用人造炭于烧烤等饮食业.
生物质炭与木炭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 ①代替木材烧制的炭 ,保护森林资源 ,维持生态平衡. ②以废弃
物为原料 ,变废为宝 ,化害为利 ,综合利用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③原料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年复一年生长 ,
廉价甚至无价. ④热值高 ,放热时间长. ⑤无毒、无味、无烟.
1 炭化技术与设备
根据中药炭化原理和木材热解原理 ,炭化是在不通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到高温使被炭化物发生物理化
学变化的过程 ,而生物质制炭与木材制炭的过程相同 ,即原料 →干燥 →制棒 →炭化 →成品炭.
笔者研制的生物质炭化技术及设备 〔1 ,2〕,是将松散的生物质加锯末、刨花、木粉、玉米芯、瓜子皮、稻壳
等原料 ,利用压缩成型制棒机 ,压缩成外径为 50~65 mm ,长度为 30~50 cm , 内径为 12~15 mm 的中空的
燃料棒 ,送入真空式炭化窑内进行升温、炭化、锻烧、冷却等过程 ,最后生产出质量能为 3. 16~3. 36 kJ / kg
的生物质炭.
在炭化过程中 ,被炭化物的含水量、长度、直径、窑中升温速度、加热时间、炭化温度等一系列因素 ,均
与炭化物的质量能、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含量及热分解产物 :木焦油、木醋液、醇、酮、醛、酯等馏出物有关.
〔3 〕
因此 ,可根据是以炭为主产品还是以馏出物为主产品的产品方案 ,来调正炭化过程中的各种操作数据 .
在生产中 ,对锯末、刨花、玉米芯、稻壳等原料的各种数据见表 1.
炭化设备可以在原材料产地如锯木厂、林场、农村等地就地设计、施工. 设备型式可以是方型室式、长
方型室式、圆筒式等. 材质可以是砖、耐火砖、钢板等 ,炭化温度为 400~800 ℃,炭化时间为 4~6 h. 炭化需
用的能源为生物质棒和炭化过程中产生的木煤气等气体.
收稿日期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