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植物病理学--果树病害.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课件

医学课件 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洪连 第二节 苹果树皮腐烂病 Apple Canker 二 .症状 Symptom : 2. 枝枯型: 枝枯型症状多发生在2~4年生的小枝及剪口、果台、干枯桩和果柄等部位。病斑红褐色或暗褐色,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明显,病部扩展迅速全枝很快失水干枯死亡。后期病部表面也产生许多小黑点,遇湿溢出橘黄色孢子角。枝枯型症状在弱树上尤为明显,也可导致枝条死亡。 三 .病原物( Pathogen): 病原学名和分类地位: 有性态为苹果黑腐皮壳Valsa mali,为子囊菌亚门; 无性态为壳囊孢Cytospora sp., 属半知菌亚门。 四.病害循环( Diseases Cycle ) 初侵染来源: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田间病株和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来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病斑中的病菌可存活4年左右,同一块病斑释放孢子的能力可持续一年半之久。 四 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此病发生轻重与树势强弱、树干伤口、气候条件、果园管理、病原数量等因素有关。其中树势强弱是决定因素。 五 防治方法 (Control) 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为中心;以减少果园菌量为基础;辅助于及时治疗病斑等项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第三节 苹果果实腐烂病 Apple fruit-rot (Anthracnose/Ring Rot /Core Rot) 二 .症状 Symptom : 三 .病原物( Pathogen): 病原学名和分类地位: 炭疽病菌: 有性态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 ,属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 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属半知菌刺盘孢属 轮纹病菌: 有性态为梨生囊壳孢Physalospora piricola ,属子囊菌亚门囊壳孢属。 无性态为轮纹大茎点菌Macrophoma Kawatsukai属半知菌大茎点属。 霉心病菌: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等多种真菌 四.病害循环 Diseases Cycle 1 炭疽病 越冬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在苹果树上的病果、僵果、果台、干枯的枝条、病虫危害的破伤枝条等处越冬,也能够在梨、葡萄、刺槐等寄主上越冬。 传播:次年春天越冬病菌形成分生孢子,借雨水、昆虫传播,进行初次侵染。 侵入:分生孢子落到果面上萌发产生芽管、附着胞和侵入丝,经伤口、皮孔或直接穿过表皮侵入果实。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 再侵染:果实发病以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生长季节不断出现的新病果是病菌反复再次侵染和病害蔓延的重要来源。 越冬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部越冬,其中,病枝上越冬的病菌是该病的主要侵染源。此外,杨柳、刺槐、桃等树上的枝枯病菌也是造成苹果果实轮纹状腐烂的重要侵染来源。 传播:病菌越冬后产生的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 侵入:分子孢子在适宜温度和高湿度下很快萌发,经皮孔和伤口侵入。在苹果开花前仅侵染枝干,花后侵染枝干和果实。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 再侵染:枝干当年生的病斑上不能产生分生孢子,病果也不能成为再次侵染的来源。侵染果实和枝干的分生孢子均由越冬部位的病菌陆续产生,系越冬菌源,因此苹果生长季节发生的多次侵染均属于初次侵染,苹果果实轮纹病没有再侵染。 病菌在树体上以及土壤等处的僵果或其他坏死组织上存活,或在病菌的孢子还可以潜藏在芽的鳞片间越冬。 次年春季病菌的孢子经风雨传播,而从花芽越冬的病菌无需传播便可侵染。 病菌是在苹果花期发生侵染的。病菌自花瓣张开后经花柱侵入。 无再侵染。 四 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1.炭疽病: 气候条件:高温高湿多雨是炭疽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条件。 栽培条件: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果园,果树种植过密、树冠郁闭、通风不良的果园以及树势弱的果园,炭疽病发生均重。 品种抗病性:品种抗病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一般是果皮松、果点大而深、果实迅速膨大期正遇高温多雨的中晚熟品种发病较重,早熟品种发病较轻。 五 防治方法 (Control) 防治策略: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为中心;以减少果园病原为基础;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