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果蔓化学成分的研究开题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 href=/word文档/a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计) 开题报告 题目 酸果蔓化学成分的研究 姓名与学号 3071904044陈菡菁 指导教师 马忠俊 年级与专业 2007 药学 所在学院 药学院 酸果蔓化学成分的研究 1 课题意义 酸果蔓是越橘科植物蔓越橘( Vaccinium Macrocarpon L.)的红色浆果,其果汁微有酸味,可食用[]。民间在利用酸果蔓治愈泌尿道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综合大量文献报道可知,酸果蔓的研究已经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证实酸果蔓对人类健康有许多益处。本课题以酸果蔓化学成分为研究目标,对其进行系统地提取、分离以及结构鉴定,为今后生物活性的测定奠定基础并提供研究依据。 2 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植物是食物中酚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并被证实对健康有许多益处。酸果蔓中的酚类化合物包括简单的酚酸以及黄酮、花青苷类、原花青素和黄酮醇。这些酚类化合物通过不饱和度、三碳片段的氧化以及聚合作用来进行区别,这可能会影响它们的生物活性。在酸果蔓或酸果蔓饮料中的所有酚类物质中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含有糖苷,比如游离的杨梅黄铜、槲皮素、四氢基黄酮。这些化合物对于人体健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1 概述 酸果蔓可以被看作是最早的功能性食物之一。除了早期被用来制作干果饼和果酱外,现在也被用于医疗用途。新英格兰本地人用酸果蔓来治疗割伤并且凝血,还可以治疗泌尿系统疾患,腹泻和糖尿病。酸果蔓业被用来在长途航海中,缓解乘客坏血病的虚弱症状[]。 今天,我们知道酸果蔓富含着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最近,在Illinois NAPRALERT大学数据库[]和杜克博士数据库[]中,已经报道了越橘科植物所含有的120个化合物。并存在700中生物活性。比如说,有40个化合物有130种抗癌方面的活性,35种化合物具有108中抗氧化活性,25种化合物具有45种抗炎活性。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活性是越橘科植物特有的,但这有可能是由于对于这一属的植物的研究还太少,所以缺乏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我们可以假定,越橘科植物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只是每种植物的活性强弱有所差距,就像我们发现同时存在于酸果蔓和蓝莓中的抗凝活性[]。 2.2 抗氧化活性 毛绍春等人用50%乙醇作为溶剂,在pH等于3、温度为50℃的条件下加热2h,提取了酸果蔓中的色素。利用分光光度法对酸果蔓色素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检测,并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酸果蔓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酸果蔓色素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是643%、85.3%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为76.5%。在酸性及氯化钠溶液中能稳定存在,有较好的光稳定性,在50℃下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酸果蔓色素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2010年11月-20年3月 第一阶段:酸果蔓化学成分的提取及液相分析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2011年4月-206月1 实验目的 提取分离酸果蔓干粉,获得单体化合物,并利用NMR、MS、IR、UV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性和筛选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大孔吸附树脂的吸附实质为一种物体高度分散或表面分子受作用力不均等而产生的表面吸附现象,这种吸附性能是由于范德华引力或生成氢键的结果。同时由于大孔吸附树脂的多孔结构使其对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具有筛选作用。通过上述这种吸附和筛选原理,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经一定溶剂洗脱而达到分离、纯化、除杂、浓缩等不同目的。可将蛋白质、树脂等杂质一步除净, 洗脱溶剂是低体积分数乙醇时, 鞣质与大孔吸附树脂结合较紧密, 不易被洗脱下来, 鞣质也可除去。 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得到分离, 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HPLC的分离原理根据固定相对组分吸附力大小不同而分离。分离过程是一个吸附-解吸附的平衡过程。3.2 萃取:浸膏用少量水超声溶解后,置于5L分液漏斗中,依次用与水层等体积的石油醚、二氯甲烷、正丁醇萃取3次,得各层萃取物。分别浓缩回收各部分的萃取物,得浸膏石油醚层、二氯甲烷层、正丁醇层。 4.3.3 大孔树脂层析 取160g酸果蔓正丁醇层浸膏,用600Ml蒸馏水溶解。上大孔树脂柱,用蒸馏水-乙醇系统梯度洗脱,每4L为一馏分,收集的各馏分进行薄层色谱分析。根据Rf值,合并相同的馏分。 4.3.4 硅胶柱层析: 拌样:将萃取所得的正丁醇部分浸膏用甲醇溶解,置于研钵中,加入等量的200-300目硅胶,搅拌,研磨均匀,于

文档评论(0)

嫣雨流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