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论 文 摘 要
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
动逐渐活跃起来,而随着 2005 年以来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实施,我国证券市场
的全流通时代指日可待,届时,我国各种类型的并购重组活动必将更加活跃,并
购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将日益加深。国内外学术界对并购重组的研究由来已久,
其中对并购绩效的研究是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以往的研究多局限于仅笼统地考察
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绩效改善情况,也有对不同并购模式的并购绩效进
行对比研究的,如纵向并购、横向并购与混合并购的并购绩效对比,但针对不同
所有制类型并购主体的并购绩效对比研究,还很少有人涉及。结合我国经济体制
的特殊性与当前学术界针对并购的研究情况,本文另辟蹊径,将活跃在我国证券
市场的并购主体细分为三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并对它们的并购
绩效情况进行研究与对比。本文依据一定标准,对我国沪深两市 2005 年发生的
上市公司并购事件进行筛选,确定研究样本,采用成熟的会计研究法,并运用主
成分分析法和wi1coxon检验法对三类并购的并购绩效进行研究与对比。
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我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对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基本
一致,即都在并购当年与并购后第一年改善了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但这种改善
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在并购后第二年两种并购的目标公司都出现了业绩下降,且
这种下降在统计上也不显著,但业绩还是优于并购前一年。这说明国有企业与民
营企业的并购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改善具有短期效应,尽管并不显著,但不能长期
持续,也说明国有企业并购并不优于民营企业并购。外资企业的并购绩效情况另
具特点,在并购当年与并购后第一年,被并购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相对于并购
前持续下降,在并购后第二年业绩出现回升,但还是不及并购前一年的业绩,虽
然外企并购的绩效变化情况在统计上也都不显著,但结合三类样本财务指标均值
的变动情况,证明本文的实证结果还是大致勾画出了三类并购的绩效变化情况。
这说明外资企业并购的绩效也并不理想,某种程度上甚至还不及我国国有企业与
民营企业的并购绩效。
针对实证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本文分别对这些结论做出了相应的原因探
析,最后提出了本文的几点政策建议,希望为未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上
市公司并购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上市公司并购,并购绩效,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
I
ABSTRACT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ly more and more MAs against Chinese listed
enterprises since 1990s. With the smoothing going of the share holder
structure reform which started in 2005, the full circulation era is right
in the corner. Benefited from this, there will be more MAs in China with
greater significance. The academic circle has been focused on this topic
for quite a long time, and one important aspect in their research is
performance of the MAs. Most previous researches focus o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fter MA, some of them compared MA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MA modes, vertically, horizontal or both. But very few focu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MA performance between enterprises with different
ownership type. This essay made an innovation, basing on the unique
Chinese economic mechanism a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