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柳林鑫飞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工程概况
2009年9月10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3号文件对吕梁市柳林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下达的批复意见,同意吕梁市上报的柳林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根据该整合方案山西柳林贾家沟煤矿有限公司、山西柳林屈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柳林和信后山垣煤业有限公司,3个生产煤矿重组整合为山西柳林鑫飞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后井田面积5.6489Km2,批准开采4-10号煤层,批准重组后矿井生产能力为1.20Mt/a。
兼并重组整合的矿井名称为:山西柳林贾家沟煤矿有限公司、山西柳林和信后山垣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柳林屈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企业。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与井底车场连接通道暂定10m,硐室与轨道下山连接通路暂定25.6m,生存室为50m,过渡室为11.6m。硐室开口设计坐标X:414.725 Y:546702.238 Z:1067.325(实测底板),避难人数为96人,备用系数为1.2。硐室施工分两次支护,一次支护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二次支护采用混凝土永久支护。(见设计图)
工程概况表
巷道名称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 巷道用途 紧急避险 巷道类别 开拓 巷道坡度 1°——3° 巷道方位 0°0′00″ 巷道设计长度 25.6+11.5+50+10m 断面形状 直墙半圆拱 断面尺寸 1-1断面 掘宽×掘高=4000×3650mm
2-2断面 掘宽×掘高=5500×4000mm 净宽×净高=4000×3500mm
净宽×净高=4000×3200mm 支护形式 锚网喷0+砌碹 第二节 矿井交通及地质概况
一、交通位置
山西柳林鑫飞毛家庄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柳林县城西北6km处的贾家垣村南侧,行政区划属柳林县柳林镇。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1′23″~110°53′31″,北纬37°27′02″~37°28′16″。
井田东南距柳林县城4Km,307国道离军高速公路和孝柳铁路均由井田南侧通过。井田东部有简易公路与307国道相连,井田距307国道4Km,距离军高速公路5.3Km,距孝柳铁路穆村站8km,交通运输较为便利(见交通位置图1-1-1)。
二、地形、地貌
本井田地处吕梁山区,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侵蚀地貌,地表切割强烈,黄土梁峁绵延起伏,冲沟密集而狭窄,形态多呈“V”字形,与黄土梁、峁、垣相间分布,常见陡崖、黄土残柱及陷穴等微地貌景观。综观井田地形,总体为北高南低。井田内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北部,标高1047.2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边界处沟谷中,标高840.00m。最大相对高差207.20m。
三、含煤性
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山西组平均厚度64.31m,含1、2、4、5号煤层,其中4、5号煤层为可采煤层。煤层平均总厚8.76m,含煤系数13.62%;可采煤层厚8.02m,可采含煤系数12.47%。
太原组平均厚度80.83m,含6上、6、7、8、9、10号煤层,其中8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10号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煤层平均总厚5.91m,含煤系数7.31%;可采煤层厚4.72m,可采含煤系数5.84%。
煤系地层总厚145.14m,含煤总厚14.67m,含煤系数10.11%;可采煤层厚12.74m,可采含煤系数8.78%。
四、可采煤层
本井田可采煤层有4、5、8、10号煤层,其特征见表3-1。
1、4号煤层
位于山西组下部,下距5号煤层2.85~3.93m,平均3.19。煤层厚度2.80~4.75m,平均4.03m。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不含夹矸,局部含1-2层夹矸,井田内赋存区稳定可采。煤层直接顶板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中细砂岩,底板大都为泥岩,局部为细砂岩、砂质泥岩。井田内该煤层已被大片开采,据井田西南部原后山垣煤矿和中部贾家沟煤矿开采情况,局部地段见4号煤层有冲刷现象,另外该煤层在井田东部有隐伏露头分布。
2、5号煤层
位于山西组底部,下距K3砂岩3.50m左右。煤层厚度3.49~4.97m,平均4.06m。井田内赋存区稳定可采。煤层结构较简单,大部不含夹矸,有时含1-2层夹矸。煤层直接顶板大多为泥岩,局部为砂质泥岩,底板多为泥岩,偶为砂质泥岩。
据原贾家沟煤矿在4号煤层冲刷区延深探测,发现该地段冲刷带较深,推测下部5号煤层也被冲刷,该地段5号煤层分布有冲刷带。
3、8号煤层
赋存于太原组中下部L1石灰岩之下,上距5号煤层46.70m。煤层厚度3.22~4.39m,平均3.77m,为全井田稳定可采煤层。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局部含一层夹矸。煤层直接顶板为L1石灰岩,有时有泥岩伪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