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政策可行性方案.docVIP

卓尼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政策可行性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卓尼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政策 实 施 方 案 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卓尼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政策实施方案 1.2建设单位 卓尼县畜牧兽医局 1.3建设地点 卓尼县15乡(镇) 1.4建设年限 2010—2015年 1.5建设规模 1.6项目投资及资金概算 审 核 人:常建国 宋福林 朝吾肖 编写人员:孙照杰 向卫平 陈宏红 卓尼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机制政策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建立健全草原监理体系和国务院第128次常务会议关于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部署要求,全面提高草原保护建设水平,加快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草原生态环境与牧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农业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草原工作的意见》(农牧发[2010]13号)、农牧厅《甘肃省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方案提纲(参考)》以及州农牧局《关于编报〈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方案〉的紧急通知》(州农牧发电[2010]334号)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一章 天然草原生态环境及畜牧业基本情况 1.1卓尼县自然状况 卓尼县位于甘肃南部,甘南州东南部,地理位置北纬34°13′-35°10′,东经102°46′-104°02′。全县总土地面积813.7万亩;天然草原面积498.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61.3%,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480.4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96.4%。草地类型以灌丛草甸草场、亚高山草甸草场和森林草甸草场为主。境内平均海拔在2100-4920m之间,年均降水量580mm,年均气温4.6℃,≥0℃积温1923.4℃-2237.5℃,无霜期118天。 1.2社会经济情况 全县辖15个乡(镇),98个村委会4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08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18883户,8.75万人,占总人口的86.8%。畜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9年末全县各类牲畜存栏42.3万头(匹、只),其中大牲畜15.47万头(只),绵山羊19.75万只,猪7.53万头,总增各类牲畜15.97万头(匹、只);出栏牲畜19.57万头(只);总增、出栏、商品三率分别为34.32%、39.68%、35.94%,成畜保活39.98万头(只),保活率为97%;产仔成活率为93.46%,牲畜繁殖成活率为78.42%。适龄母畜比例为43%,全年肉、奶、毛、产量分别为7393.3吨,9998吨和148吨。完成牧业产值21780.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1.3%,完成牧业增加值9466.25万元,占农林牧副渔业总增加值的50.1%。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256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来源于畜牧业。 1.3历年来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情况 卓尼县退牧还草项目自2003年开始实施以来,通过七年的禁牧、休牧以及配套建设,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为今后该类项目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截至2010年全县累计完成退牧还草工程340万亩,其中:禁牧80万亩,休牧260万亩,补播改良110万亩。累计投资902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647.5万元,地方自筹2377.5万元。 2010年退牧还草计划在扎古录镇实施,休牧15万亩,补播改良7.5万亩。投资4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62.5万元,地方自筹112.5万元。 1.4卓尼县天然草场产草量和载畜能力 全县共有可利用草场面积480.4万亩,平均产草量为210千克/亩,根据草场的实际产草量和羊单位所需饲草量进行综合评定,理论载畜量为64万个羊单位。2009年末各类牲畜年末存栏42.3万头(只),折合75万个羊单位,因此,草场的实际载畜量为74万个羊单位,舍饲圈养1万个羊单位,超载11万个羊单位。 1.5草原承包情况 草原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给退牧还草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为了配合做好退牧还草项目建设,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加快草原建设步伐的决定》。2003-2009年,卓尼县在完冒、恰盖、申藏、扎古录、刀告、尼巴、卡车、大族、木耳、纳浪、藏巴哇和洮砚等乡(镇)进行了草场承包到户工作,完善了草场承包责任制,明确了草场的责、权、利和用、管、建,累计承包草场到户面积498.5万亩,占草原面积100%。 1.6人工草场建设情况 卓尼县共有耕地18万亩,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4万亩,建设青稞基地 万亩。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2.1项目建设的意义 2.1.1有利于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天然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

文档评论(0)

zhangf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