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我国产品责任法的重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我国产品责任法的重构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duct Liablity Law in China 内容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国际产品责任法发展概况和我国产品责任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主要参照美国和欧洲)产品责任法的立法体制、基本概念、产品责任主体、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并进一步提出重构我国产品责任法的主张和观点。 关键词:产品责任法;比较;重构 Abstract: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law in product liablity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oduct liability legislation in China, comparatively analyzes the modem legal systems, basic conceptions, subjects and the criterion of liability of the product liability law, esepecially in USA and EU, then puts forward the authors position and viewpoint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duct liability law in China Key words: product liability law; comparing; reconstruction   产品责任法被普遍认为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的法律利器。但是,我国的《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实施过程中,国人拿着它却遭遇了无比的尴尬。①这引起了笔者对我国产品责任法的深入思考:为什么使用同类产品我国消费者所受保护与外国消费者相比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我国产品责任法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哪些不足、应如何完善?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随着我国要扩大外来产品的输入、缩小外贸顺差,外国产品进军我国市场的高峰已经出现,一些外国厂商利用我国产品责任立法不完善将大量低劣产品输入我国市场的问题也随之而至,产品质量问题也益愈为人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同样越来越引起广大群众的愤慨。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我国现有产品责任法律体系不科学,甚至留下很大的漏洞所造成的。因而,加强产品责任立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愈加明显。本文通过对我国产品责任法体系的研究分析,认为我国产品责任法体系急需重构。 -------------------------------------------------------------------------------------------- ①日本东芝笔记本电脑因软驱动控制器半导体微码存在问题,1999年被两名美国用户以“可能引起存盘错误而导致数据破坏”为由提起诉讼,后达成和解协议,2003年3月份东芝公司出台支付美国550万用户10.5亿美元的赔偿方案。此事在中国曝光后,东芝公司拒绝向中国消费者承担责任,虽有用户诉至法院,却无果而终,最后仅以—个“补丁”了事。参见《南方周末》,2000年6月2日,2000年7月7日。日本三菱帕杰罗V31、V33越野车因后制动油管设计缺陷,导致行驶中后轮制动力降低甚至失效,自2000年9月份中国消费者发现这一问题以来,三菱公司搪塞敷衍、一拖再拖,直到中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1年2月9日宣布停止进口这两款车,三菱公司才于2月16日决定采取召回检修措施,免费更换后制动油管。2月21日三菱公司的代表赴湖南长沙调查“帕杰罗伤人事件”,在尚无任何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日方代表竟一“逃”了之。(参见《人民日报》,2001年2月17日;《检察日报》,2001年2月23日)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某款车型因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导致6人因事故烧伤,1999年7月9日被加洲一法庭一审判决支付受害人损失赔偿费1.07亿美元,罚款48亿美元(参见《法制日报》,1999年7月21日)。 --------------------------------------------------------------------------------------------   一、我国产品责任法的缺陷   我国产品责任立法始于改革开放之后。8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场急需的各种产品大量涌现;但同时,产品的丰富却又引起了产品责任的加大。尤其是80年代初期,我国连续发生一系列缺陷产品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重大案件,

文档评论(0)

qqbbc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