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物理
1.(2011·新课标卷23题)利用图1甲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s(m)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0.950 t(ms) 292.9 371.5 452.3 552.8 673.8 776.4 s/t(m/s) 1.71 1.62 1.55 1.45 1.34 1.22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2.(2011广东理综卷34(1)题)图1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①OD间的距离为 cm。
②图1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 ,其大小为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a 0.461
【解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s=at2,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a。其大小为46.1cm/s2=0.461m/s2。
(10·广东理综)图13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
②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13中读出A、B两点间距s= __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①0.02s②0.70cm 0.100m/s
解析:①T=1/f=0.02s。 ②计数点A、B点数:1.00cm、1.70cm
故:A、B两点间距s=1.70cm-1.00cm=0.70cm ’=3.70cm-1.70cm=2.00cm=0.02m。两个相邻计数点间C点对应的速度是=0.100m/s。
所以=。
5.(2007· 北京理综)某同学用图2 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
b、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
实验中,除打点及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厦门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和 。(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F、重锤
将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计数点对齐,0、1、2、5计数点所在位置如图4所示,则S2= cm,S5= cm。
该同学在图5中已标出1、3、4、6计数
点对应的坐标,请你在该图中标出与2、5
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t。
根据—t图线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
小车的速度v0= m/s;它在斜面上
运动的加速度a= m/s2。
6(2006·重庆理综)某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下图所示。
7(2006·江苏物理)小球做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频闪周期T=0. 1 s,小球相邻位置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为 OA=6.51cm,AB = 5.59cm, BC=4.70 cm, CD = 3.80 cm,DE = 2.89 cm,EF = 2.00 cm.
8(2005·广东物理)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A==0.86 m/s.。根据逐差法和△x=aT2得,0.64 m/s2。
9(2004·上海物理)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得到如图一段纸带,测得AB=7.65cm,BC=9.17c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政治 价值与价值观课件6 新人教版必修4.ppt
- 【与名师对话】2014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5讲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物理 同步教学第3章 3.2 弹力课件 沪科版必修1.ppt
-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十天回归教材九.doc
- 【名师伴你行】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学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4高考物理 分项解析闯关密训 课时总复习三.doc
- 《金版新学案》安徽省2012高三物理一轮 第2章 相互作用第四讲 实验四: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精品课件.ppt
- 【三维设计】201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第二节针对训练测与评 新人教版.doc
- 高中物理 同步教学第3章 3.3 摩擦力课件 沪科版必修1.ppt
-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指导专项训练三.doc
- 【金钥匙】2014高考化学真题试题集四九.doc
- 安徽省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 小题精练十 新人教版.doc
- 2013高考英语二轮阅读理解精选一二外研版.doc
- 高中生物《第五章 第三节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课件5 新人教版选修1.ppt
- 福建省泉州第二中学2014届高三物理假日周练一一 新人教版.doc
- 新课标2013年高考物理 考前考点预测十一.doc
- 高考物理十年试题分类解析 专题一二 磁场.doc
- 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必拿分基础训练三三 新人教版.doc
- 2014高考政治专题提升训练十二.doc
- 【步步高】2013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高考热点探究一三动量守恒定律 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