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师版).docxVIP

第12讲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资料(教师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PAGE  PAGE - 62 -  HYPERLINK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重点知识梳理】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诗歌鉴赏的基本内容之一。 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高考试题中对这三类形象的鉴赏都出现过。 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中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注】?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容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2.鉴赏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其六)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请简要赏析诗歌中“山客”的形象。 鉴赏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主要是指那些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诗中的物象因注入了诗人的情感而作为“意象”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因而鉴赏这些形象就不能停留在表层,而应更多地关注其内涵。 1.鉴赏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石灰吟 于 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的石灰有何比喻或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怀? 2.鉴赏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一个民族,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有着共同的心理状态,往往对自然或社会的某些事物有着相同的感受。因此,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的形象描写,我们须注意到作者由于当时的习惯看法,赋予这些平常事物以特定含意。今天读古诗,对诗中那些平常事物(形象),要把握其中积淀着的历史的文化内涵。只有了解形象所蕴涵的文化意义,才能准确地欣赏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寒 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这首诗为什么写到雁?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总结出解答此类题目的步骤与要点: ①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的特点。 ②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③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鉴赏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一种意境,在筛选出景物形象的基础上,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能力,或者对某种意境的特点的概括能力。 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①,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②家鹦鹉洲③边住。 【注】?①也么哥:感叹词,无实义。②侬:我。③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既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又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鹦鹉洲”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总结出解答此类题目的步骤与要点: ①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力求优美。 ②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氛围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萧瑟凄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分析诗歌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从多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炼字、诗眼和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诗人反复锤炼的某一个字,也就是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