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0 卷 第4 期 核 技 术 Vol. 30, No.4
2007 年4 月 NUCLEAR TECHNIQUES April 2007
125I-C60 吡咯烷苯氮芥的制备和生物分布
1,2 1,2 1,2 1 3 1
冉铁成 刘瑞丽 诸 颖 李晴暖 朱建华 李文新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纳米生物医药研究室 上海 201800 )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
3 (复旦大学药学院 上海 200032 )
摘要 在合成以富勒烯为载体的抗肿瘤药物C60 吡咯烷苯氮芥的基础上,采用先结合稳定碘再进行同位素交换
125 125
的方法制备了 I-C60 吡咯烷苯氮芥。研究了 I-C60 吡咯烷苯氮芥的聚乙烯吡咯烷位酮(PVP )溶液通过爪垫
皮下注射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实验结果表明,125I-C60 吡咯烷苯氮芥具有较理想的淋巴摄取。
关键词 125I-C60 吡咯烷苯氮芥,生物分布
中图分类号 R817.9
由基[9] [10] [11]
淋巴道转移是影响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之 、抑制病毒活性 和切割 DNA 等。C60 有
一。肿瘤细胞在早期即可进入淋巴结而扩散,通过 良好的生物活性以及大的分子量(Mr=720 )和颗粒
淋巴管侧支循环进入非所属淋巴结或远离原发灶的 性(分子直径为0.71 nm ),人们利用大分子物质和
淋巴结,形成所谓跳跃式转移,使外科手术的应用 微粒易被淋巴系统吞噬的特性,可以使其成为一个
受到限制,所以针对淋巴结转移灶的化疗越来越受 优良的淋巴靶向制剂的载体。
到重视。治疗淋巴结转移灶的疗效直接影响患者的 烷化剂作用于 DNA 双链小沟,是一类很好的
治愈率和生存率,淋巴结已成为肿瘤化疗中一个非 抗肿瘤药物。氮芥作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的代
常有潜力的靶器官。在肿瘤的化疗中,特异性和选 表,主要用于杀灭增殖细胞群中的各期细胞。它通
择性地将药物运送至靶器官或靶细胞是最终目的, 过干扰癌细胞的 DNA 复制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因此靶向给药非常重要。由于淋巴系统特有的解剖 被广泛用于淋巴肿瘤的治疗。它对小鼠骨髓干细胞
性质,药物很难在淋巴系统达到一定浓度。随着新 和淋巴肿瘤细胞的量效曲线都呈指数性,特别是对
型给药系统的开发应用,淋巴靶向化疗得以实现。 淋巴肿瘤细胞有较好的作用效果。本文选用合成N-
利用大分子物质和微粒易被淋巴系统吞噬的特性, 甲酰溶肉瘤素的中间体苯甲醛氮芥为原料,通过与
将它们作为载体与化疗药物以各种方式结合,共同 C60 和肌氨酸发生的 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
[12]
构成淋巴靶向给药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C60 吡咯烷苯氮芥 。该化合物有较大的分子量
lymphatic targeting ),既提高局部淋巴结内的药物浓 (Mr=994 )以及保留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氮芥官能
度,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