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凹陷北坡下切谷—低位扇的地震沉积特征.pdfVIP

白云凹陷北坡下切谷—低位扇的地震沉积特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卷第2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月 白云凹陷北坡下切谷一低位扇的地震一沉积特征 吕晓伟李少华张洁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100) 摘要:在新近系的高精度层序格架内,通过3D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和刻画,在NsQl、NsQ9、NsQl2低位域中识别 出下切谷一低位扇沉积体系,并分析其地震反射特征和沉积学特征。研究表明:下切谷在垂直物源方向的地震剖 面上通常表现出顶平底凹、不对称的“u”字型地震反射特征,谷内中央位置内部主要表现为杂乱充填的沉积结构,向 上表现出明显的上超或发散充填地震相特征;在平行物源的地震剖面上,其主要表现为斜交或前积反射特征。 关键词:下切谷;低位扇;层序地层学;白云凹陷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80(2013)02—0027一04 珠江口盆地位于南海北部陆缘,是受太平洋板 下切谷一低位扇沉积体系。 块向中国大陆的俯冲挤压作用控制而在加里东、海 西和燕山期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以新生代沉积为 主的张性盆地。白云位于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的深 水区(见图1),北接番禺低隆起,南至中部隆起,西 连云开低凸起,东邻东沙隆起,总体上为东西走向, 000 水深为200—2m,面积约为2×104km2。白云 凹陷是珠江口盆地面积最大、沉积最厚的凹陷,同时 也是盆地的沉积和沉降中心,新生代沉积厚度超过 11km。白云凹陷先后经历了断陷期、断拗过渡期和 拗陷期3个构造演化阶段:始新世一早渐新世的断 陷阶段,沉积了文昌组、恩平组以湖相、三角洲一 河流沼泽相为主的陆相地层;晚渐新世断拗过渡阶 段,沉积了珠海组大规模的浅海三角洲和滨岸相地 层;早中新世一现今的拗陷阶段,沉积了珠江组、韩 江组、粤海组、万山组和第四系的海相地层¨‘3J。其中 图l珠江口盆地构造区划图 珠江组、珠海组是白云凹陷的主要油气储集层系。 近年来,我国南海东部深水区第一口探井在珠 1 下切谷的特征 海组和珠江组获得工业气流,预测天然气地质储量 100×108 1.1地震反射特征 为l m3,白云凹陷深水区所具有的巨大油 气资源和勘探潜力越来越被世人所关注。通过对白 下切谷几何外形上具有独特的下切和充填作 云凹陷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在白云凹陷北部坡折 用,因此其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出独特的外形和充填 带珠海组至粤海组共识别出20个三级层序,22个特征。相对海平面下降时,河道下切下伏地层,使上 三级界面(其中包括最大海泛面T50)。其中在多个一层序中较细粒高位域沉积物遭受切割;随着海平 层序的低位域中识别出一种特殊的层序地层样式: 面相对上升,在下切谷内发生粗粒沉积物充填。下 收稿日期:2012—12—19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201lzX05023—002—007) 作者简介:吕晓伟(1987一),男,长江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学。 ·27· 万方数据 吕晓伟,等:白云凹陷北坡下切谷一低位扇的地震一沉积特征 切谷内外2种粒度沉积物直接接触本身构成一种不 上通常表现出顶平底凹、不对称的“u”字型,与上、 协调接触关系…。尽管在不同部位其几何外形会有 下相邻同相轴表现出明显的不协调(见图2)。 差异,但在垂直或近于垂直下切谷走向的地震剖面 图2下切谷的地震反射特征 河流在发展过程中的垂向切割、侵蚀及随后的 磨圆度中等。以含砾中、粗砂岩为主,其次为中、细 充填堆积作用,导致下切谷在谷内中央位置主要表 砂岩,层序内砂岩含量普遍偏高(平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