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下水资源的开发2地下水资源的保护3地下水资源的管理.ppt

1地下水资源的开发2地下水资源的保护3地下水资源的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1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家庄经济学院勘技分院 第十一章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保护与管理 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 2 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3 地下水资源的管理 §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任务,除查明水源地地下水的形成,进行水质与水量评价外,还应研究合理地开发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以及加强科学管理工作,以利于长期正常地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都有各自的形成规律。在天然条件下,绝大多数地区地下水的水量与水质均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之中。有时,它们也可能随着某种自然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但其变化过程一般是非常缓慢的。因此,只要能正确地认识它们的形成规律,就基本上可以做到在不破坏原有均衡关系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为人类造福。但是,如果违背这些规律,盲目、恣意地开采地下水资源,就会破坏其均衡关系,给人类的生活、生产、环境及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带来种种严重后果。 §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开发利用的地下水资源量也在日益增加。随着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地下水位区域性持续下降、水质不断恶化及其他种种环境地质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开发利用地下水中缺乏统筹兼顾、合理使用和珍惜水资源等观念所造成的。本章将简要介绍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问题。 §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 对于大、中型集中供水水源地,就是选择取水地段的具体位置;对小型分散供水的水源地,则是选定水井布置的具体位置。水源地(水井)位置选择得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水源地建设的投资,而且关系到是否能保证水源地长期经济、安全地运转和避免产生各种不良的环境地质作用。 在选择集中式水源地的位置时,一般应考虑以下技术和经济条件(透水性、水量、水质、环境地质问题、节省投资等)。 为满足需水量和节省建井费用,水源地应尽可能选在含水层透水性好、厚度大、层数多、分布较广的地段上,如冲洪积扇的中、上部砂砾石带和轴部,冲积平原的古河床,厚度较大、裂隙或岩溶发育的层状或似层状裂隙或岩溶含水层,延续深远的断裂及其它脉状基岩含水带。 §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 为增加开采补给量,保证水源地的长期均衡开采,水源地应尽可能选择在能最大限度拦截区域地下径流的地段或接近补给水源、能充分夺取各种补给量的地段。例如,在基岩区,水源地常选在集水条件最好的区域性阻水界面的上游一侧;在松散地层分布区,水原地应尽量靠近补给地下水的河流岸边;在岩溶区,最好选择在区域地下径流的排泄区附近。 为保证水源地投产后正常运转和避免开采后产生种种不良后果,在选择水源地时,应尽量远离原有的取水或排水点,减少互相干扰,避免新旧水源之间、工业和农业用水之间、供水和矿山排水之间产生矛盾。 为保证水源地出水的质量,应将其选择在不易引起水质污染或恶化的地段上,如远离城市或工矿排污区的上游。 §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 为了减少因开采地下水后引起的不良环境地质问题,水源地应选在不易引起地面沉降、塌陷、地裂、滑坡等有害地质作用的地段上。 在选择水源地时,还应从经济、安全和扩建前景方面加以考虑。在满足水量、水质要求的前题下,为节省建设投资,水源地应尽可能靠近供水区;为降低取水成本,应选择在地下水位浅埋或自流的地段;对河谷水源地,要考虑水井可能被淹没的问题;用人工开挖的大口径取水工程,则要考虑井壁的稳固性。当有几个水源地方案可供比较选择时,还应考虑未来扩大开采的前景条件。 §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 水源地的范围和取水建筑物的类型确定之后,怎样合理地布置取水建筑物,才能最有效地开采地下水并防止有害后果的产生,就成为最重要的工作。合理布局主要指取水井平面和剖面上的布置(排列)形式及井间距离与井数等的确定。 1.水井的平面布局 水井的平面布局主要决定于地下水可开采量的组成性质及其运动形式。 §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 在地下径流条件良好的地区,为充分拦截地下径流,水井应布置成垂直地下水流向的并排形式,视地下径流量的大小,可布置一个或几个井排。例如,我国许多山前冲洪积扇中、上部的水源地,主要是靠上游地下径流补给的河谷水源地,以及由一些巨大的阻水界面所形成的裂隙一岩溶水源地,多采用上述水井布置形式。如水源地的主要补给水源可能是地表水体时,则开采井排应平行于地表水体的延伸方向布置。当含水层四周被透水边界包围时,开采井也可以布置成环形、三角形、矩形等集中孔组形式。 §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 在地下径流滞缓的平原区,当开采量以含水层的储存量或垂向入渗补给量为主时,则开采井群一般布置成网格状、梅花形或圆形的形式。在以大气降水或河流季节补给为主、纵向坡度很缓的河谷潜水区,其开采井则应沿着河谷方向布置,视河谷宽度布置一到数个井排。 在岩层导、储水性能分布很不均匀的基岩裂隙水分布区,水井的平面布局主要受富水带分布位置的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