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论文提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一大批澳大利亚作家在国际文坛的声誉鹊起,
澳大利亚文学步入繁荣时期。帕特里克?怀特诺贝尔文学奖的折桂,使得国外文学
评论家对澳洲文学刮目相看。彼得?凯里两次布克奖的获得,更引起了世人对澳洲
文学的极大关注。然而,像其它后殖民国家一样,澳大利亚也经历和忍受着 “身
份丧失”的痛苦,常常被殖民帝国描写成 “他者”,并沦落到被人 “凝视”的境地,
在帝国话语中处于 “边缘化”的地位。即使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世界,澳大利亚
文化仍然遭受着 “帝国知识暴力的挤压”。为此,许多作家以建构独立的澳大利亚
文化身份为己任,并通过其作品展现澳大利亚人建立文化身份的艰难历程。
在这些作家中,彼得?凯里无疑是最突出和最成功的一位。其小说不仅表现了
他对当代澳大利亚民族心理的独到见解,而且也彰显出他强烈的后殖民主义历史
观。在已出版的八部长篇小说中,五部都和帝国殖民史相关。从 《魔术师》
(Illywhacker , 1985) 里所展现的历史谎言和民族困境,到《奥斯卡与露辛达》(Oscar
and Lucinda, 1988) 的英国基督文化与澳洲土著文化的冲突;从 《杰克?迈格斯》
(Jack Maggs , 1997) 马格维奇文化身份的重塑,到《“凯利帮”真史》(True History of
the Kelly Gang, 2000) 殖民神话的再现;从《特里斯坦?史密斯不寻常的生活》 (The
Unusual Life of Tristan Smith, 1994)的帝国文化霸权,到 《幸福》(Bliss, 1982) 里的
“美国梦”,无不体现彼得?凯里 “写回”旧殖民帝国——英国和新殖民帝国——
美国的倾向。“写回”并不是 “重写”而是比尔?艾什克拉傅特 (Bill Ashcroft )提
出的 “篡改”,即体现最有效的后殖民对立性,并使其自身成为一种主导后殖民
话语的方式。“重写”只不过在 “多重奏”中加了“甄别的声音”,而 “篡改”则
改变了 “元叙述”本身。“写回”的效果比 “把故事掰正”更深远。彼得?凯里最
优秀的作品融合了维多利亚的宏伟气势和澳大利亚的乡土气息。本文以当代澳大
利亚文学的发展为背景,以彼得?凯里的作品分析为主线,以后殖民主义、新历史
主义和文化批评为方法,多视角揭示其文化身份建构的历史负荷与现实困境。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简要地回顾和总结了彼得?凯里的创作生涯
和学界对其作品的评价。彼得?凯里的创作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以 1988
年和2001年两次荣获布克奖为界。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八部
4
长篇小说和和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虽然最初彼得?凯里是因为写短篇小说 《历史上
的胖子》(The Fat Man in History, 1971)和 《战争的罪恶》(War Crimes, 1979)
而名声大噪,但他的长篇小说更加出色,并屡获大奖。1982 年凯里的第一部长篇
小说《幸福》获得澳大利亚最高文学奖——迈尔斯?弗兰克林奖。之后长篇小说《魔
术师》获得布克奖提名。1988 年 《奥斯卡与露辛达》一经出版,便引起轰动,被
誉为当代英语文学界最优秀的小说之一。该小说自问世至今曾先后获得布克奖、
迈尔斯?弗兰克林奖等六项桂冠。90 年代初,彼得?凯里的写作生涯跌入低谷。评
论家们对其出版的两部小说 《税务检查官》(The Tax Inspector, 1991 )和 《特里斯
坦?史密斯不寻常的生活》褒贬不一,这种情况直到1997 年 《杰克?迈格斯》出版
后才有所改变。该小说荣获英联邦作家奖和迈尔斯?弗兰克林奖,并引发了他的第
二个创作高峰。2000 年 《“凯利帮”真史》出版后热评如潮,除一举夺得2001 年
度布克奖之外,还获得该年度的英联邦作家奖。纵观彼得?凯里的创作生涯,我们
发现他的多数作品都激荡着历史的回声,其作品所探求的不仅是个体求变的现实
困境,而且更多地揭示民族求变的历史束缚。他的作品中到处都有大英帝国的影
子,如 《奥斯卡与露辛达》里的 “文明使者”化身杰弗里斯,《“凯利帮”真史》
里象征帝国腐败的费茨?帕特里克警察,《杰克?迈格斯》里的作家托拜厄斯?欧茨
等,以及新殖民帝国文化霸权的渗透,如 《魔术师》里有钱的美国佬内森?锡克,
《特里斯坦?史密斯不寻常的生活》中维拉斯坦国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