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设计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FPGA漏磁检测电路设计 PAGE 2 PAGE 21 计算机课程设计论文 题 目: 基于FPGA的漏磁检测电路设计 学 院: 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电子科学与技术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陶智 指导教师: 柴明钢 二零一二年六月 基于FPGA漏磁检测电路设计 学生姓名:陶智 班级:090831 指导老师:柴明钢 摘要: 铁磁材料缺陷的漏磁检测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在不影响和破坏材料的属性的情况下,完成对设备和材料存在的缺陷检测。它在提高生产安全性、防止事故的发生、减小经济损失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集成电路设计中,传感器的控制通常由MCU(以C51单片机为代表)来完成。以往的传感器,其精度比较低,采样周期较长,MCU尚且可以胜任。但是随着对检测速度、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检测过程会产生非常大的数据,处理和保存这些数据就超出了MCU的能力,因此很有必要对检测技术进行改进。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具有高速、高集成度和在线可编程等优点,在设计过程中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本设计中采用Altera 公司的Cyclone ii系列EP2C5T144C8N。 本次设计根据漏磁检测原理,设计了基于FPGA的漏磁检测硬件电路控制模块,克服传统的以MCU作为控制器带来的采样速度和效率上的瓶颈。这些模块主要包括磁场信号采集、通道选择、模数转换、串口通信等4个模块。其中磁场信号采集利用霍尔传感器UGN3503,通道选择用CD4052BE实现,模数转换用ADC0809实现;串口通信模块实现FPGA与PC机通信。在设计过程中,用VHDL语言来编写总体控制部分实现对各模块的控制,包括控制通道选择的地址信号、控制模数转换的开始与停止及控制FPGA的串口发送。从QUARTUS II软件仿真结果可以看出,FPGA作为总体控制模块,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体现了其对外围电路的良好控制性。从调试结果可以得出,基于FPGA的漏磁检测系统及控制具备相当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关键字:漏磁检测 FPGA 信号采集 串口通信 目 录 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1896 1 引言 3 HYPERLINK \l _Toc24720 2 系统的软件设计 3 HYPERLINK \l _Toc32493 2.1 设计平台Quartus II 4 HYPERLINK \l _Toc21701 2.2 通道选择控制模块 4 HYPERLINK \l _Toc22817 2.3 A/D转换控制模块 5 HYPERLINK \l _Toc12368 2.4 串口通信模块 6 HYPERLINK \l _Toc23598 2.5 分频与倍频模块 8 HYPERLINK \l _Toc32661 3 仿真与调试 9 HYPERLINK \l _Toc28604 3.1 FPGA调试简介 9 HYPERLINK \l _Toc28997 3.2 通道选择控制模块仿真及调试 9 HYPERLINK \l _Toc11614 3.3 A/D转换控制模块仿真及调试 10 HYPERLINK \l _Toc21218 3.4 串口通信模块仿真及调试 11 HYPERLINK \l _Toc16671 3.5 顶层设计仿真及调试 12 HYPERLINK \l _Toc18635 4 设计结果与总结 13 HYPERLINK \l _Toc13465 4.1 结果与总结 13 HYPERLINK \l _Toc23799 参考文献 14 HYPERLINK \l _Toc7628 致谢 14 1.引言 管道作为一种经济、高效而安全的物料传输手段,在石油化工及天然气等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铁磁性油气输送管道因长时间的腐蚀、磨损及意外的机械损伤等原因会形成机械裂纹和腐蚀穿孔等各种缺陷。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修理这些缺陷,将导致输送效率降低、输送介质泄露等恶性事故。因此研究高效、经济可行的管道长距离无损检测技术及研发高精度在线管道漏磁检测系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 管道检测技术的

文档评论(0)

好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