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0卷,第5期 光 谱 实 验室 V01.30。No.5
201 ChineseJournal 3
3年9月 of
SpectroscopyLaboratory
藏药迷果芹脂溶性成分分析①
皮立@加一∥韩发出6’‘赵晓辉“玑‘李以康幽6’‘王晓虹铂玑d邓黎6
a(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市新宁路23号810008)
6(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湖州高原生物资源产业化创新中心浙江省湖州市红丰路1366号313000)
c(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西宁市新宁路23号810008)
d(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市玉泉路19号100049)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藏药迷果芹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从藏药迷果芹
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鉴定出26种化合物,占其总量的98.77%。在已鉴定的化学成分中,含量较高的化学
(4.06%)、p谷甾醇(4.40%)。本研究为开发迷果芹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藏药;迷果芹;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芹菜脑
中图分类号:0657.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38(2013)05—2708—04
1 引言
藏药迷果芹(Sphallerocarpus
葑,野胡萝I、等。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青海,西藏,甘肃等地区[1]。迷果芹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藏医
将其全草入药,有祛风除湿等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和病后体弱等症的治疗。近年来国内对
它的药理研究发现,迷果芹还具有抗疲劳,抗缺氧,改善睡眠,提高记忆力等功效[2]。迷果芹是藏药
“五根散”的首药,“五根散”主要用于滋补强身,抗缺氧,干黄水。主治寒性黄水病,关节炎,腰腿肿
胀,心脏病,痛风,病后体弱等症口]。近年来开发的“唐蕃补脑液”也是以迷果芹作为首药研制而成
的,用于抗缺氧,抗疲劳和延缓衰老的治疗[4’5]。目前迷果芹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乙
酸乙酯部分,对脂溶性成分的研究工作鲜见报道。本文主要研究迷果芹醇提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
采用气质联用的方法首次研究迷果芹的脂溶性成分,为迷果芹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 买验部分
2.1试剂与仪器
本实验所用材料迷果芹,2012年9月中旬购于青海省西宁市八~路中藏药材市场,经我所卢
学峰副研究员鉴定为迷果芹块根。正己烷(色谱纯,山东禹王实业有限公司),石油醚(分析纯,天津
①浙江省湖州市自然科学基金(2012C501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②联系人,手机:(o传真:(0971)6143282;E—mail:pill@nwipb.cas.cn
作者简介:皮立(1972一),男,江西省樟树市人.副教授.博二}=,主要从事药物分析和植物化学研究。
韩发(1953一).男,青海省湟中县人,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研究。
收稿日期:2013—07—11;接受日期:2013—07—18
万方数据
第5期 皮立等:藏药迷果芹脂溶性成分分析
谱一质谱联用仪(GC—MS)(美国Agilent公司)。
2.2实验方法
2.2.1脂溶性成分的提取
70%乙醇浸泡过夜,70fc热提取2h,将提取液滤出,加入适量70%乙醇继续热提取2h,合并提取
液,回收酒精得到迷果芹的醇提取物。将醇提取物加入适量的热水溶解,移人分液漏斗中,加人等体
醚,挥干石油醚残余,得到石油醚萃取部分。
2.2.2样品的前处理
迷果芹石油醚萃取部分用正己烷稀释成质量分数为lo%的溶液,保留指数测定用经正己烷稀
件下进行分析。
2.2.3仪器分析条件
C,扫描质量范
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C;四级杆温度150
围50--800amu,全扫描方式,NIST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利用微腔调节铕配合物实现多色电致发光.pdf
- 利用金属纳米颗粒改善有机光电器件性能.pdf
- 助熔剂法制备的Ce067Tb033MgAl11O19绿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pdf
- 单一基质白色荧光粉Ca9AlPO47∶Ce3Dy3的制备与发光性能.pdf
- 双平行圆柱形MDM纳米棒等离子体波导的传输特性分析.pdf
- 可调白光发射的CeTbEu共掺钙硼硅酸盐发光玻璃.pdf
- 喷淋头高度对InGaNGaN量子阱生长的影响.pdf
- 基于PS球刻蚀技术制备纳米孔滤波器结构的优化分析.pdf
- 基于ZEMAX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纤耦合设计.pdf
- 基于拉曼光谱的微重力三维培养条件下的人HepG2细胞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