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3卷第2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and
2013年6月 sedimentaryGe。l。gy TethyanGe。l。gy
VoJul.n3.320N103.2
文章编号:1009—3850(2013)02-0046-06
四川雅安一丹棱地区蓬莱镇组地层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李 杨,赵 兵,周羽漩,严 亮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 成都610059)
摘要:本文详细描述了丹陵县石桥乡唐湾蓬莱镇组实测地层剖面,讨论了雅安.丹陵地区蓬莱镇组的岩石地层及岩相
组合特征,分析了该组岩性一岩相的横向变化规律。认为该区蓬莱镇组由湖泊沉积相及湖泊三角洲沉积相组成,在区
maedleri—Aclistochara
内蓬莱镇组地层中建立了一个轮藻即Porochara yunnanensis组合带,将蓬莱镇组归属于上侏罗
统。
关键词:四川丹棱;蓬莱镇组;地层划分;组合带;沉积相
中图分类号:P512.2 文献标识码:A
为浅黄色厚层砂岩与紫红色页岩互层的地层。四
1 概述
川省地质矿产局《四川省岩石地层》(1997)清理后定
雅安.丹陵地区地处扬子地块西缘川西前陆盆
地,地层区划属上扬子地层分区中的峨眉地层小区
(图1)。区内蓬莱镇组地层发育。本文结合1:5万
《名山幅》等四幅区域地质调查资料,通过剖面测制
及地质填图,对蓬莱镇组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和沉积
相分析,讨论岩性岩相的变化规律,为区域构造及
沉积地层研究提供新资料。
2剖面列述
笔者在研究区内的雅安李坝、洪雅罗坝、丹陵
顺龙及石桥、夹江中兴镇测制了5条蓬莱镇组地层
剖面(图1,图4)。其中丹棱县石桥乡唐湾剖面位
于四川省丹棱县石桥乡唐湾,剖面起点经纬坐标为
经度E103。29’47”,纬度N30。06758”,剖面露头较好, 图l 区域构造及蓬莱镇组剖面位置图(剖面代号见图3)
层序清楚(图2)。 1.金汤弧形推覆构造带;2.龙门山推覆构造带;3.川西前陆盆地;4.
背斜轴;5.剖面位置及代号;6.研究区范围
Tectonicandlocationofthemeasuredsectionsin
3岩石地层特征 Fig.1 setting
the Formation
Penglaizhen
蓬莱镇组最初由杨博泉、孙万铨(1946)命名于 arcuate structural
1=Jintangnappe
蓬溪县蓬莱镇,原称“蓬莱镇砂岩层”。原义泛指发 structural Sichuan
nappe zone;3=West
ofthe
育于遂宁、蓬溪一带,“遂宁页岩”之上的一套岩性 axis;5=measuredsection:6=extentarea
study
收稿日期: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3维激光扫描的输气管线隧道收敛变形监测的研究.pdf
- 基于AIMAP平台实现快速制作3维数字社区.pdf
- 基于ArcEngine的新疆气温栅格化系统设计与实现.pdf
- 基于ArcGIS API for Flex的地名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pdf
- 基于ArcGIS Engine的城市电网最短抢修路径的研究与实现.pdf
- 基于ArcGIS的规划成果信息符号库的创建探讨.pdf
- 基于ArcGIS的面状要素矢量化方法对比.pdf
- 基于ArcGIS二次开发的数据库检查技术实现.pdf
- 基于ArcGIS空间建模的矿区土地复垦费用计算.pdf
- 基于GPS和MODIS数据的大气可降水量反演算法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