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Volume)37,期(Number)2,总(SUM)137
页(Pages)225~234,2013,5(May,2013)
小秦岭东闯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矿化趋势分析
谭满堂,姚书振,何谋春,丁振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小秦岭金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聚集区,东闯金矿是其中典型的碰撞造山带石英脉型金矿之一,其形成受
控于秦岭造山带的构造作用机制,主成矿期为燕山期,金矿的形成、演化与分布严格受构造活动尤其是断裂构造的
控制。通过对东闯金矿矿床地质、构造特征、成矿期次的研究,对主要矿脉507脉的矿化趋势的分析,建立起矿田
构造活动与成矿过程的时空演化关系,总结了矿脉(体)产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机制与规律。这对属于危机矿山的
东闯金矿的深部找矿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秦岭,东闯金矿,构造控矿,矿化趋势
中图分类号:P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552(2013)02-0225—010
小秦岭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Au、Mo、W、s等带内同类金矿的进一步勘查也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为主的成矿带中(冯建之,2009),是华北板块南缘
成矿系列的一部分,是我国目前重要的金成矿区之 1 矿区地质
一,其间金矿床(点)的分布富集受断裂、褶皱构造
1,l 区域地质概况
控制,矿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和产状与断裂构造关系
小秦岭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其北以太要断
密切。小秦岭的形成是整个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的
裂与渭河盆地相邻,南部以小河断裂与熊耳构造带
结果,其中产出的金矿床则是区域构造演化和深部
相接,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华北板块南缘的小秦岭
过程共同作用下的物质反映(王义天和毛景文,
一熊耳山复式褶皱区域,是秦岭造山带的北缘东段
2002)。在秦岭碰撞造…带的构造挤压一伸展转换
部分。其在印支期秦岭全面碰撞造山过程以及其后
机制下,断裂构造的多期次活动演化是多阶段金矿
的陆内造山过程中,经历了早期以挤压为主的构造
化蚀变发生的重要因素(胡正国等,1994;卢欣祥,
体制,晚期以伸展为主的构造体制的演化,最终形成
1998;张进江等,2003)。东闯金矿是该地区发现与
了“拆离一变质杂岩核”的总体构造(胡正国等,
开采较早的典型石英脉型金矿之一(范永香,1992;
1994;张国伟等,1996;王力群和肖文进,2000;王义
白万成等,1995a;徐叶兵和范永香,2003),已由一个
天和毛景文,2002)。其中南北边界的小河、太要断
20世纪80年代储量及经济效益位居全国前列的矿
裂为拆离断层,太华群则构成变质结晶基底,而位于
山变成一个探明资源储量逐渐消耗殆尽的危机矿
小河断裂南侧的官道口群、熊耳群则为基底盖层
山。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是该矿床的首要控矿因
(胡正国等,1994;王义天和毛景文,2002)。区内岩
素,成矿构造发生演化、矿田构造的时空分布规律和
浆活动自太古宙、元古宙到中生代皆有表现,其中以
矿田构造控矿机制研究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RTK技术的地面摄影测量方法在牲畜采食践踏路迹研究上的应用.pdf
- 基于SOFA与C混合编程技术的ITRS与GCRS之间的坐标转换.pdf
- 基于SSK的SWDC航空影像的空三加密及试验分析.pdf
- 基于SuperMap的区县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系统研究.pdf
- 基于多源多期遥感影像数据的榆林北六县植被覆盖度估算和分析.pdf
- 基于TGIS的大学生校园时空模型的分析与应用——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pdf
- 基于VB.NET的规划监督测量建筑放线智能化模块的应用与研究.pdf
- 基于VB的AutoCAD格式DLG与DEM叠加质检程序设计与实现.pdf
- 基于WebGIS的用海审批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
- 基于XML的空间数据库引擎测试框架设计与实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