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卷(Volume)37,期(Number)3,.营,(SUM)138
页(Pages)349-365,2013,8(August,2013)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Geotectonicaet
Metallogenia
一个不整合面引发的构造故事
——从天山艾维尔沟不整合谈起
刘冬冬,郭召杰,张子亚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天山乌鲁木齐艾维尔沟二叠系芦草沟组与三叠系小泉沟组之间发育一典型不整合面,是该地区一次重要地质事
件的标志。国内外针对该不整合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提出了不同观点。本文在对前人研究对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
该不整合面的结构和沉积特征。同时,对不整合面上下地层进行了u—Pb碎屑锆石定年。定年结果显示,不整合面下伏的
上二叠统芦草沟组和上覆的上三叠统小泉沟组碎屑锆石特征基本无差别,都表现为明显的单峰特征。表明在晚二叠世一
晚三叠世之间天山北缘没有经历大的构造环境变动,因此前人关于艾维尔沟不整合标志的洋盆闭合或者区域性挤压事件
的结论就不成立。综合地层学和碎屑锆石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该不整合是一个沉积不整合,是盆地在经由早二叠世的不
对称断陷作用之后,在晚二叠世一三叠纪时期进一步发生坳陷作用,从而导致晚期地层超覆于早期地层之上而形成。这种
断坳转换期形成的不整合现象,在中国东部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断陷盆地中都很普遍。
关键词:艾维尔沟不整合;成因争议;碎屑锆石;沉积不整合;断坳转换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P542;P597 文章编号:100l—1552(2013)03—0349·017
0前言 国内期刊论文中多次提到艾维尔沟不整合并发表
了相关照片,但各方观点差别很大。Xiao等(2008)
天山造山带是中亚巨型复合造山带的重要组成 将艾维尔沟不整合作为三叠纪洋盆闭合的标志,
部分,其北侧为准噶尔盆地,南侧为塔里木盆地。天
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之间的构造耦 (2002)将艾维尔沟不整合作为晚二叠世区域性挤
合关系是中国地学界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Windley
压的证据,但是苏春乾等(2006)认为艾维尔沟不整
et et et
a1.,1990;Allena1.,1993;Charveta1.,2007,合是伸展不整合。
et
2011;Hana1.,2011;肖序常等,1990;何国琦等,
一个艾维尔沟不整合就有这么多的观点,这与
1994;李锦轶和肖序常,1999;舒良树等,2004;李
艾维尔沟不整合恰介于二叠纪一三叠纪之间有关。天
日俊等,2009)。
山及其邻区以洋盆闭合为标志的造山事件发生于晚
km
乌鲁木齐附近穿越天山的乌艾公路106
古生代还是三叠纪,是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中
里程碑附近艾维尔沟地区发育一典型不整合,是
et et
a1.,1990;Allena1.,1993;
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多软件联合的地理市情监测报告制作研究.pdf
- 基于多时相Landsat TMETM的阿尼玛卿山冰川变化监测.pdf
- 借助ArcGIS进行水利普查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处理.pdf
- 基于多源数据的广西大陆海岸线变迁研究.pdf
- 基于二次曲面半参数模型的 GPS高程拟合及应用研究.pdf
- 基于分区和纹理特征的伊犁河谷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pdf
- 基于浮动车数据交通参数提取技术探讨.pdf
- 基于辐射状靶标的天绘一号卫星CCD相机分辨率在轨检测.pdf
- 基于改进的布尔莎沃尔夫模型的任意旋转角坐标转换方法的研究.pdf
- 基于概念格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优化.pdf
- 云南白锡腊碱性钛铁质辉长岩类与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关系研究.pdf
- 云南江城大团包铜矿区构造蚀变地球化学综合方法找矿研究.pdf
- 云南麻栗坡南秧田白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成矿意义.pdf
- 张家界温塘地区志留系沉积构造及沉积相研究.pdf
- 中甸浪都铜矿区二长斑岩中锆石的微量元素组成、UPb年龄及地质意义.pdf
- 中上扬子地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演化与黑色页岩的关系.pdf
- 重庆市巫山县环湖路建设对淀粉厂滑坡影响的研究.pdf
-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沉积演化模式与油气成藏关系探讨.pdf
- 准噶尔乌夏前陆冲断带二叠系层序地层划分及时空演化.pdf
- 综合物探技术在北京山前平原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