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仅供学术交流参考用)
中 文 摘 要
《金瓶梅》自问世以来,在明清阶段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人们纷纷以
序、跋、笔记、书信等种种评论形式发表对它的评价。可谓赞之者有之,毁之者
亦有之。除此以外,明崇祯本、清康熙年间张竹坡以及光绪年间文龙以评点的形
式发表对《金瓶梅》的评论,其中尤以张竹坡和文龙的评点系统而全面。在对《金
瓶梅》的评价中,关于 《金瓶梅》的主旨问题,是自《金瓶梅》问世以来,《金
瓶梅》研究中一个深受关注的关键问题,关系到读者该如何看待和理解《金瓶梅》
这部书。
本文对明清阶段关于 《金瓶梅》主旨的阐释作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清理出这
一阶段对其主旨的阐释主要从 “世情”、“泄愤”、“劝戒”三个方面着眼的。第一
部分分析了人情小说中“世情书”的特点以及明清阶段论者对《金瓶梅》“世情”
主旨的阐释,第二部分是“发愤著书”说溯源以及梳理明清阶段论者对《金瓶梅》
“泄愤”主旨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第三部分分析了在小说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劝
戒”的不同特点以及明清阶段论者对《金瓶梅》“劝戒”主旨的阐释。结语着重
阐释“世情”、“泄愤”、“劝戒”这三大主旨的逻辑关系以及对今后研究的影响。
对明清阶段关于《金瓶梅》“世情”、“泄愤”、“劝戒”主旨阐释的梳理和研
究,是将其放在小说史与小说理论史的大背景下来把握的。《金瓶梅》在长篇世
情小说中有着开创地位,而“发愤著书”、“劝戒”则是传统小说理论的重要命题,
《金瓶梅》这部 “奇书”,其 “泄愤”、“劝戒” 主旨对传统既有继承,更多地是
发展。明确《金瓶梅》主旨的“世情”、“泄愤”、“劝戒” 三方面构成,有助于
了解《金瓶梅》的独特个性。
关键词:《金瓶梅》 主旨 “世情” “泄愤” “劝戒”
- - 5
ABSTRACT
Since novel Jin Ping Mei had been presented to the public, it reserv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cholars comments on this masterpiece in
preface、postscript、informal essay and letters. Some of them praised it, but others
criticized it. Besides, Jin Ping Mei printed in Chongzhen Era, Zhang Zhupo in Kangxi
Era and Wen Long in Guangxu Era criticized and assessed Jin Ping Mei using a
special criticism models. Zhang Zhupo ’s and Wen Long’s commentary are especially
comprenhensive. The contention about the theme of Jin Ping Mei is an key point in
Jin Ping Mei research history, relating to how readers understand this novel.
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a careful research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me
of Jin PingMei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phase is on three
aspects: “social trends and human sympathy”, “doctrine of anger-venting”, “emphasis
of admonition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one is to probe in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social trends and human sympathy novels and t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