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仅供学术交流参考用)
中文摘要
清代女性词人众多,其中尤以徐灿和顾春为公认的翘楚,但近年来学术界对
她们作品的解读和研究还远不充分。本文通过对两位女词人身世背景、人生境遇、
思想性情和词作的比较研究,力图对她们的词心与词境作一个准确的描述,并且
通过两位代表性作家的创作历程的考察,为清代女性词发展规律的探讨提供有说
服力的例证。
前言部分是对两位女词人的简介和研究现状概述。鉴于本文是以同中求异为
研究思路的,所以第一章从出身、婚姻和坎坷的遭遇三方面来奠定她们的共同点,
第二章和第三章则分别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来剖析她们的不同之处。
在思想意义的探索中,笔者没有停留在徐灿家国之感的表层上,而是深入她
们思想的根源,得出徐灿是浸淫在儒家传统中,而顾春则深受道家思想熏陶的结
论,并做了细致的论证分析。由于这种思想底蕴的不同,她们词中的自然风景也
就有了截然不同的面貌。徐灿是继承了儒家以自然作为情感承载物的传统,是“有
我之自然”,而顾春则是将自然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热爱,是“无我之自然”。
在艺术风格上,由于二人的身份、性格、才情、学养有异,词的特色也就不
同。徐灿词幽咽遒丽,将厚重的家国之痛出之以含蓄蕴藉、委婉曲折的笔法,颇
耐人寻味,这也是她降臣内室的尴尬身份所致。而顾春词则澄澹疏朗,以清灵淡
远的意境表达一种宠辱不惊的淡泊情怀,以动静结合、清新自然的笔墨描摹出一
幅幅生趣盎然的图画。情味深浅有异,美则一也。
在结语中,笔者将徐灿和顾春和与她们同时代的其他女词人做了一个简单的
比较,更加突显出她们与众不同的特质。作为清代女性词坛的两朵奇葩,她们在
词史上的地位是值得高度重视的。
关键词:徐灿 顾春 儒家 道家 幽咽遒丽 澄澹疏朗
5
Abstract
Xu Can and Gu Chun are the most talented ones among the numerous
female ci poets in Qing dynasty. But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m is not deep
enough. This thesis would do its best to depict accurately Xu Can and Gu Chun’s
souls and achievements in their ci poems through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ir
social status, life experience, special characters and ci works. It will also provide
persuasive examples and evidence for the discussion about developing rule of
female ci in Qing dynasty through investigating in their writing process of the
two representative poets.
The preface is a simple introduction and a current research condition about
the two female ci poets. Concerning that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thoughts of
searching for differences on the basis of similarities, the first chapter lays the
foundation of similarities through three aspects of high birth, good marriage and
uneven life experience. And the second chapter and the third chapter show their
differences on significanc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