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荞麦属于蓼科(Polygonaceae )荞麦属(Fagopyrium) ,植物学上,荞麦主要有两个栽培种:一
是甜荞,二是苦荞。中国是荞麦生产大国,特别是苦荞。荞麦中富含蛋白质、淀粉、膳食纤维、
矿质元素、维生素、黄酮类化合物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和保健活性。本论
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为荞麦加工和利用提供依据。
从全国荞麦主产区收集了 39 个荞麦品种,其中 21 个为苦荞品种。对其色度特性、主要营养
成分、淀粉性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发现品种间差异较大。甜荞的白度值
高于苦荞品种。苦荞中平均灰分含量(2.38% )显著高于甜荞的灰分含量(2.18% ),苦荞中总淀
粉 (70.22% )、直链淀粉 (22.32% )、抗性淀粉含量 (17.66%)显著低于甜荞中含量 (73.69%, 23.01%,
18.69%)(P 0.05) 。甜荞和苦荞中蛋白质、脂肪和粗纤维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荞麦淀粉颗粒大小
为 2-6 μm ,以多边形和球形为主。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于甜荞,梅花山苦荞品种总黄酮
和槲皮素含量最高,分别为 22.74 mg /g 和 2.38 mg /g 。
以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甜荞麸皮中总多酚,并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研究。考察了 5 个影响因素:
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设计(L16 (45))
进行总多酚最优提取工艺优化。最终甜荞麸皮总多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 65%,提取
温度 70℃、料液比 1:8,提取时间 90min,提取次数为 3 次。
研究了苦荞茶加工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和α-葡糖糖苷酶抑制
活性的变化。浸泡处理显著降低了苦荞中总淀粉和芦丁的含量,而槲皮素、山奈酚、总黄酮和总
多酚含量显著增加。蒸煮处理 40-60min ,总淀粉、蛋白质、脂肪、异槲皮素、槲皮素、山奈酚、
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显著降低,而芦丁含量显著增加。浸泡过程芦丁可能发生了降解反应,而在
蒸煮过程发生酶催化该反应的了逆反应又生成芦丁。烘干和炒制过程显著降低了总淀粉、芦丁、
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含量。样品中总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和α-葡糖糖苷酶抑制活性呈现高度正相
关性。
利用 3 种提取技术(甲醇溶剂提取、固相微萃取和同时蒸馏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
联用技术分析苦荞茶中芳香化合物,共鉴定了 77 种化合物,并对其中的 35 种化合物进行了定量
分析。其中对苦荞茶芳香气味贡献较大的化合物有(OAV ≥10)8 个,分别为:2,5-二甲基-4-羟
基-3(2H)-呋喃酮、苯乙醛、麦芽酚、三甲基吡嗪、2- 乙基-5- 甲基吡嗪、壬醛、2,3-二乙基-5-甲
基吡嗪和 2,5-二甲基吡嗪。
关键词:荞麦,营养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总多酚,芳香化合物
I
Abstract
Buckwheat (Fagopyrum esculentum), which is usually grouped together with cereals, is an
alternative crop belonging to the Polygonaceae family. Two main species of buckwheat are produced
and consumed around the world: common buckwheat (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and tartary
buckwheat [Fagopyrum tataricum (L.) Gaench]. China is one of the largest producers of buckwheat in
the world , especially tartary buckwheat. The grain o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护理.pptx VIP
- 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进度计划.pptx VIP
- 土石方工程安全培训课件(汇编).ppt VIP
- 2024年全球及中国电子级全氟聚醚(PFPE)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docx
-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自治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岳阳市社区为例.docx VIP
- 河北省承德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审定版.docx VIP
-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8全.pdf VIP
- 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数据交换规范 2025版.pdf VIP
- 市政工程 室外管道工程施工.ppt VIP
- 口腔正畸健康知识讲座.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