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2卷第4期 经 济 学 (季 刊) Vo1.12。NO.4
2013年 7月 ChinaEconomicQuarterly July,2013
股市周期与基金投资者的选择
肖 峻
摘 要 现有国内及海外文献普遍忽视 了股 市周期波动对基金
投资者行为可能产生的显著影响。本文弥补 了这一不足 ,gJ入 交叉
变量来 区分 “牛” “熊”市投资者对待基金业绩的敏感性,我们发
现 :在不同的股市周期下,基金投资者 的投资选择存在显著 的不对
称性,主要表现为 “牛市”期间热衷于 “追逐业绩”,而在 “熊市”
期间倾 向于忽视业绩。本文分析 了这一不对称性对基金市场业绩激
励机制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提供 了一个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关键词 股市周期 ,“业绩一资金流量关系”,市场失灵
一 、 引 言
在基金市场上,投资者往往利用可观测 的有限信息来推测基金管理人 的
投资能力,基金的历史业绩便成为影响投资者投资选择 的最重要指标 (Capon
口z.,1996)。在学术界,有关基金投资者如何进行投资选择的问题主要涉及
基金 “业绩一 资金流量关系”的研究。 自20世纪 9O年代 以来,海 内外相关
研究普遍发现,基金的资金流量与历史业绩之间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基金投资者 “追逐业绩” (returnchasing) (SirriandTufano,1998;Nanda
8口z.,2004;肖峻和石劲,2011;等)。这种 “追逐业绩”的投资行为能够
对基金管理人产生激励作用,有效减少基金行业 “委托一代理”问题所带来
的利益冲突,对于基金市场的 “优胜劣汰”至关重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现有 的研究结论普遍基于整体样本得到,忽视 了股票市场周期波动对于基金
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因而很可能 “掩盖” 了 “牛市”和 “熊市”周期基金投
资者行为的显著差异性。
实际上,近年来 已有部分海外学者开始关注股市周期对基金市场 的影响
(Howeand Pope, 1996;Kao et口Z.,1998;Capocciand Hubner,2004;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发展与风 险防范研 究 中心、金融管理 国际研究院。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昌北经
济技术开发 区双港东大街 168号江西财经大学金融管理 国际研 究院,330013;电话
E—mail:xiao
— jun913@ 163.corn 本文受到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71063004)及江西财经大
学 “资本市场与行为公司金融国际学术创新团队”项 目资助 。感谢澳洲国立大学副教授石劲、美国宝林格
林州立大学副教授李 明生针对本文的有益建议,同时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人富有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当然
文责 自负。
130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 12卷
Capoccieta1.,2005;FadillahandIshaq,2011;等)。例 如,Kaoeta1.
(1998)根据市场超额回报率的正负将股市分为上升周期和下降周期,研究了
不 同市场状态下 国际基金的择股和择时能力;Capoccieta1.(2005)根据美
股 1994--2002年 的实际走势,以2000年 3月份阶段性高点为标志来划分
“牛” “熊”市,比较研究对冲基金在不 同市场周期下的业绩表现和业绩 的持
续性;FadillahandIshaq (2011)分别 以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作为
标志性事件来区分 “牛” “熊”市,研究了不同市场周期下马来西亚共 同基金
的投资绩效。然而,迄今为止,有关股市周期与基金投资者行为的系统性研
究尚很鲜见。
众所周知,与海外成熟市场相 比,我国股票市场波动 巨大 ,暴涨暴跌 ,
既有 2006--2007年上证综指从 1000点左右暴涨到超过 6000点的 “大牛市”,
亦有随后跌落至谷底 1600余点的 “大熊市”。已有多位 国内学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