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4
莫高窟诸家编号对照表及内容比对校勘
张宝洲
(西安美术学院 美术教育系,西安710065)
摘要:《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l期刊登了《试论“莫高窟各家编号对照表”的修订方法及意
义》一文,对莫高窟诸家编号和编号对照表中所出现的问题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从方法上提出应
对原始编号文献的差错进行校勘论证,最终才{ig,V,+lt源上找到编号对照表所出的问题。此文为第二部
分,是对这一方法的实践。在这一实践中首先对莫高窟各家窟龛编号及对照表进行校勘整理,其中发
现除文献作者由于记录自身的问题外,还有因为印刷排印方面的问题,使对照表出现许多不可解决的
错i吴f,-I题,此问题在张大千的《莫高窟记》中表现尤为突出。另外还对文献中有价值的研究内容进行
了梳理和总结。在诸家敦煌石窟研究的早期文献中存有很多极具价值的内容,这些内容出于敦煌学大
家之手,对这些材料的整理,从敦煌石窟研究史方面和现在敦煌石窟研究,特别是佛教造像研究方面
仍具有启迪意义。
关键词:莫高窟编号对照表莫高窟编号比对校勘梳理启迪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志码:A
、 关于本校勘的体例
本部分内容是从笔者未完成稿《莫高窟诸家编号对照表及内容比对叙录》中摘出
的一部分,作为依据,支撑本文的理论。笔者深知此工作不仅需要细致耐心的态度,同
时也需要坚实深厚的知识,这些都是笔者所欠缺的。对照校勘的体例是笔者最感麻烦之
事,目的是尽量做到一目了然,便于查找。现在仍非常不完善,希望专家学者给予指
正,以便今后做进一步改进。
“对照表”的校勘有三部分内容:
1、首先以表格形式按产生的年代列出各家编号及对照关系。以“A”编号为主线,
各家编号对照随之。这样有助于检索某编号在对照关系中何时出错,出于何表。
收稿日期:2009—03—05
作者简介:张宝洲(1956年一),男,辽宁朝阳人。西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副教授,从事绘画专业教学井研
究宗教美术图式问题。
万方数据
莫高窟诸家编号对照表及内容比对校勘 35
2、正文采取对表格进行注解的方法,表中圆括号“()”中的数字为正文中所注解
的序号。正文为表格的注解内容。以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总录》为主本,分别
校对“【P】”、“【c】”、“【s】”三个编号所录内容。每编号内容中有“研究线索”、“提示”
和“研究者的偏差”三小部分。最后列出【此窟的比对关系应为:……】条目,为校
勘后的对照关系。
3、“注解中加注释”的方法。正文中需注释的内容和所引文献用方括号“[]’,表
示,注释内容放在正文之后。
二、本文略语表说明
本文根据以前诸家编号的习惯,出于行文方便,敦煌研究所的编号仍沿用“A”
LOT)的编号;“C”为张大千的编号;“S”为史岩的编号。
本文所用书目,以资料开始起用的年代排序(有些资料虽未发表,但以手稿形式
已被采用。略语说明中下划线者为起用年代上限)。因徐自强先生的《新订》对照表首
先在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一书中发表,并且表中未附年代关系,张大千、谢稚柳
二先生未编过“对照表”,故将张、谢关于年代的定论暂置于《新订》之中。
此处所列的资料为条目中诸家编号对照表常用书目的详细情况。在正文条目中关于
这些资料的注释如果一一列出,会过于冗长。所以正文中仅列出书名略语及页码,不再
赘言。
《问题》一史岩著《敦煌石窟群之编号问题》,1943年。手写影印本,引自《中
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敦煌学(第22册)》,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
年。
(表格形式)以“S”编号为主线,列出与“P”、“C”编号的对照关系,
“S”编号原有589个主窟号,此表中对照关系未完成,仅到“$213”窟
号。
《踏查》一史岩著《千佛洞初步踏查纪略》,1943年。手写影印本,引自《中国西
北文献丛书续编·敦煌学第20册》,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文中条目)以“C”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辽宁省铁岭高中2014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辽宁省铁岭高中2014届高三生物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辽宁省铁岭高中2014届高三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内蒙古包头市一机集团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内蒙古包头市一机集团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新人教版.doc
- 山东省济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理 新人教B版.doc
- 山东省济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鲁科版.doc
-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A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