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42卷 第 6期 海 洋 与 湖 沼 Vb1.42.No.6
2011年 11月 OCEANOLOGIA ET LIMNOLOGIA SINICA NOV..2011
UV-B辐射对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c )和
~(Isochrysisgalbana) ls] 冰
谢志浩 俞泓伶 曹鲁妍
(宁波大学 “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波 315211)
提要 采用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对不同起始密度强壮前沟藻和等鞭金藻种间竞争的
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养时,随着起始密度的增加,2种微藻在生长过程中进入指数生长期和平台期
的时间逐渐缩短,所达到的最大种群密度都依次降低 。在混养时,当接种 比例为A :I=1:4和A:
I=1:1时,等鞭金藻在种间竞争中占有优势;当接种 比例为A:I=4:1时,强壮前沟藻 占有优势。
UV-B辐射对两种微藻的种间竞争存在明显的影响。接种 比例为A :I=1:4时,随着UV-B辐射时
间的延长,等鞭金藻对强壮前沟藻的竞争优势逐渐降低,接种比例为A:I=4:1时,强壮前沟藻的
竞争优势有所加强。
关键词 u’B辐射,强壮前沟藻,等鞭金藻,种 间竞争
中图分类号 Q949.2
氟氯烃 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 中臭氧层 的消耗 , 1998),通过产生多种 自由基来影响光合磷酸化和矿
使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强 。UV-B对生物的影响 物质营养吸收(Jordanetal,1992)。本研究选取赤潮藻
尤其显著。藻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 种强壮前沟藻 mphidiniumcarteraeHulburt)和单胞
也是生物圈中重要的二氧化碳库。世界上约有 50%的 饵料藻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Parke8701)为实
碳 固定 由海洋生态系统完成,其 中主要是 由藻类做 验材料,通过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 UV-B辐射对其
出贡献。大多数海洋浮游植物生活在真光层上层,直 种间竞争的影响,以期为研究UV-B辐射增强对海洋
接受到UV-B辐射的危害,是UV-B辐射增强最直接 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提供相关的基础资料。
的响应者之一。UV-B辐射的增强可能会降低海洋微
1 材料与方法
藻的丰度和生物产量,继而影响错综复杂的食物网,
造成人类食物产量的降低和对大气 CO 吸收能力的 1.1 实验藻种及培养
下降,同时改变海洋物种的构成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实验藻种强壮前沟藻和等鞭金藻由中国海洋大
目前的研究 已证明,UV-B辐射增强能通过抗氧 学微藻培养室提供 。培养液采用 ∥2营养盐配方,光
化酶含量和活性的降低、DNA 和藻细胞膜的损伤等 照强度为3000lx,光暗周期 12h:12h,培养温度(20土
来影响藻类的生长 (Haderetal,1995;Xieetal,2006); 1)℃,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待用 。
影响藻类 的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如通过破坏光合 1.2 单独培养实验
作用的关键酶、使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和引起参加卡尔 取指数生长期的强壮前沟藻和等鞭金藻,分别
文循环的酶的活性变化来影响光合作用(Vanetal, 以 0.2×10,0.4×10和 0.8×10cell/ml的起始密度接
1977;Allenetal,1997),通过降低mRNA含量来影响 种于 200ml的∥2培养液 中。每个细胞密度设 3个平
植物体 内蛋 白质的合成和光合作用的进行(Allenetal, 行样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he First Two-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Network Constructed by Na(Ⅰ) with 2-Methylimidazole-4,5-dicarboxylate Building Blocks.pdf
- Theoretic Study of 3-(4-N-Maleimido)-phenyl-2,4-dihydro-2H-1,3-benzoxazine Molecular Structure,Spectrum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pdf
- Thl7&Treg细胞在肺移植后OB的研究进展.pdf
- 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甲基橙的研究.pdf
- TLC-HPLC法检测发酵液中10-脱乙酰基巴卡亭的研究.pdf
- TLR2、TLR4在实验性末端回肠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pdf
- TLR2和TLR4在人颈动脉硬化斑块中的表达.pdf
- TNF-α刺激下RNA结合蛋白HuR在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变化.pdf
- Toll样受体4与癫痫.pdf
- TP方案化疗同步精确放疗治疗Ⅲ期食管癌60例的临床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