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怀乡到怀旧:《乡下月》的存史情结.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悦 读 时 空 93 立,我越来越体悟到,在我十五个春秋的就学历程 个 书‘’字,或者有 书‘’的寓意”。能不感念师恩? 中,我的三位中学语文老师就犹如一卷隽永而浩瀚 回忆是人类固有的文化本能,秋禾先生从 “在历 的书,伴我同行 ,教我进取,更时时激发我 自省” 史文化名城的南京开笔之时起,就印证了 这‘么早就 — — 俊逸的马如云老师在繁星满天的夏夜,行 回忆了’(李皖语)的论断”,所以他把 “后记”定名为 云流水般动情讲解刘心武的 《我爱每一片绿叶》;朴 《界面、碎片与断章……》。而对于读者来说,无论 质的虞桃元老师在乡间田埂、春水寒冰中无偿为我 是余垠先生充满着诗情画意的 “上弦月”部分,还是 传授知识;忧郁的沈融老师,本人就像一卷悲壮而肃 秋禾洋溢着深情厚意的 “下弦月”部分,贯穿始终在 穆的书。因此,他执着着 自己的执着,以至于所出版 《乡下月》中的,正是他们父子俩的一路乡情一路书 的十来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书名中总是有 香 。 从怀乡到怀IEI:《乡下月》的存史情结 赵普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zhpg0519@163.com) 个人的生命历程是社会历史的侧面,家庭是社 尤其如此。史家之外,人们对历史的建构往往是通 会的基本组成单位 ,所以个人和家庭的历史,往往折 过回忆这种个人方式完成的。 《乡下月》事关回忆。 射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在炎热的夏季,喧闹的都 回忆是合集完成和讲述的方式。 市中,偶读余垠 、秋禾父子的散文随笔合集 《乡下 人为什么要回忆?人为什么总喜欢沉浸在过去 月》,却好似给我带来了乡居式的心灵宁静和秋天般 的追忆中?其实,回忆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为了求 的情绪清凉。 证当下、预期未来。人活着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困 是集分为 “上弦月”、“下弦月”两辑,“上弦月” 扰人的问题。为名否?为利否?其实在我看来都不 辑余垠回忆录 15篇,“下弦月”辑秋禾随笔 l2篇。 完全是。 在后记中.秋禾写道:“共同的怀J日,不同的作文,竞 作为会 “思考”的高级动物 ,人活着的根本意义 成了父子之间最好的心灵沟通方式。”其实,在我看 可能就在于 “活得明白”。而回忆就是在试图给当 来,这不仅是父、子之间的心灵对话,更是两代人之 下活着的状态一种解释、一个理由,并作将要面对的 间的个性笔谈,更是一种 民间史的生动建构方式。 未来的一个 “预期”。或如有的作家所说:“我们生 或如本书前言中对该书的评价: 活在记忆中。没有记忆就没有今天的我们和我们的 “《乡下月》……用散文之笔.从原江苏吴县东 今天。现实很薄,转瞬即成为历史。未来是不存在 渚乡玉屏 山下一个叫做 ‘亭子头村 ’的基点出发,以 的。未来是记忆的嫩芽儿。是表达记忆的别一种形 父子两人各 自记忆的独特视角,抒写了自洪秀全、杨 式。”L学者说的似乎更为抽象深刻:“记忆,以及与 秀清发动 太‘平天国’战乱以来,尤其是 1949年新中 记忆在一起而获得生命的意象和词语,是与时间久 国建立、1978年 ‘改革开放 ’至今 ,一个书香人家的 远的旧时感觉的获得有关的一种东西,也是与构念 民闯记忆”。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