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萧 昱 《浅论原创大型民歌歌剧悲怆的黎明的创作特色》
浅论原创大型民族歌剧 《悲怆的黎明》的创作特色
萧 昱
摘 要:由孔远编剧、关峡作曲的原创大型民族歌剧 《悲怆的黎明》(下文简称 《悲》)作为一部经典的新时期红色歌剧,
不仅具有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和音乐语言,同时在题材结构、人物定位与唱腔设计方面也有较大的突破,文章对歌剧上述特
征进行 了较为详实的论述 。
关键词 :悲怆的黎 明:音乐创作 :突破与创新
据悉,这部歌剧在内容上重新旧地俯拾那一段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重温那一段生与死的考验,不禁依然令我们俯首敬
仰革命年代的先烈勇士。这部历时四年磨砺而成的歌剧精品曾于十多年前进行了全国公演,并以此向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
年盛大献礼。据当时各大媒体的报道可知,公演非常成功, 《悲》像 《江姐》、 《党的女儿》等带有 “红色”特征的优秀歌剧
作品一样感动了一代中国人,并一举填补 了自1991年到2001年十年间中国歌剧界创作空白的现状,成为新世纪中国的第一
部原创歌剧。据笔者考究, 《人民音乐》曾于 2002年第 2期发表关峡的 《作曲的阐述一一由创作悲怆的黎明所引起的对
中国歌剧创作问题的思考》以及居其宏的 歌《剧的情绪结构与戏剧结构》两篇文章对此剧加以诠释与评论,同时在其他期刊
上也有一些关于本剧的小型文章,虽然他们在理论方面已经有了深刻的探索,但最终并未对歌剧本身 (尤其是音乐)做详实
的分析与探讨。笔者深深为其音乐和其主人公们的忘我牺牲的精神所感动,并决意主要对其音乐做一些分析的文字。 《悲》
剧主要有 以下两大特征:
一
、 整体力图超越,贵在创新
《悲》作为新世纪中国歌剧界的第一部 “红色”歌剧,相对于已经蜚声中外的众多优秀 “红色”歌剧来讲,他在多个方
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创新,这也是这部歌剧存在价值的最重要体现之一。因为艺术贵在创新,尤其在 《悲》剧音乐创作方面,
作曲家关峡能够在 “以 《白毛女》、 《洪湖赤卫队》、 《江姐》以及新时期 《党的女儿》等百部以上的歌剧走的一条由某一
地域的戏曲、民歌 (看事件发生在某地)而定,以板腔体音乐结构而成的路”[1]中,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地将音乐的创作
风格和地位均提升到了应有的高度,实在难能可贵 (具体下文详析)。
其次体现在描述对象方面,主创人员有意识地选择了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作为主题的载体,从而避免了一贯的 “高、
大、全”的英雄形象和空洞的讴歌。更重要的是在舞台上能够进入我们视线的角色中没有鲜明的对立,对于五个主角来讲,
并不存在反面角色。如果不假思索地将于薇定位为反面,未免有些过于武断。于薇一角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她的性
格、人生观与价值观和其他人四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正是本剧中构成戏剧性张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发人深思的
主要来源。她的这种不同并不代表其反面意义,这仅仅表明在革命队伍中存在这样的价值观,对她的评述也是最复杂的。
再次,在 《悲》剧中第一次大胆地在 “红色”主题的题材中大量渲染个人情感,并到了由此直接改变了部分角色命运的
地步,这在之前的红剧中是极少见的。在五个主要角色中,这一点主要集中在林梅、袁思明和白云身上。林梅在田原因痛失
母亲而毅然放弃留苏决然参军后,也毅然紧紧追随爱人田原赶赴战场;袁思明因无法得到林梅的爱,在万分沮丧中放弃参军
而决意留苏;白云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因爱和革命需要而转变成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这些无不表明了 “爱情”在这
部红剧中已经提升到了与 “生命”、“信仰”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也充分证实了主创人员在新时期的创作中能够与时俱进,
关注到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 “爱情”因素也令这些角色成为了有血有肉的丰满充盈的人物,避免了一味高调的赞颂,成就
了 《悲》剧中 “人生命运”、“崇高信仰”和 “爱情”三条主线并驾齐驱的多维度展现。
二、音乐张弛有度,情感丰满,技术精湛。
《悲》是在 “抒情悲剧”的原则上架构的原创民族歌剧,也就是说 “悲剧性”是它的最基本的底色,而 “悲剧性”最重
要的表现手段就是音乐,所以音乐的创作才是本剧的核心。音乐与剧本平等对话 “这种和谐、平等、尊重的合作关系,不仅
避免了剧本和音乐分离的状况,同时也把音乐提升到了歌剧中应有的地位,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