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29卷 贵 州 地 质 Vo1.29No.4(To1.113)2012
第4期(总第 113期) GUIZH0U GEOL0GY · 295 ·
黔东北伊迪卡拉(震旦)
纪陡山沱期的古地理环境
李玉兰,尹海鉴,王 约,毛 铁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摘 要]南沱冰期后的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全球海平面逐渐上升,宏体生物群 (包括蓝 田生
物群、瓮会生物和庙河生物群等)广泛出现在扬子地区,使扬子地区陡山沱期的古地理研究成
为 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黔东北江 口一铜仁地区的陡山沱组中产有丰富的宏体生物 (“瓮会
生物群”)和圆柱状叠层石,同时通过对遵义一铜仁陡山沱组多剖面岩性及岩性组合特征的分
析和研究,认为在江口德旺地区可能存在有隆起的大陆边缘,其东侧为大陆边缘前缓斜坡相,西
侧为半封闭台地相。
[关键词]宏体生物;叠层石;古地理;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黔东北
[中图分类号]P534.31;P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43(2012)04—0295—06
“雪球事件”(南沱冰期)后的伊迪卡拉 (震 亦或认为是相对浅水和透光带环境 -14,19,26-27]
旦)纪陡山沱期,冰川的消融,全球气候的变暖, (王约等,2005,2007,2009,2010,Wangeta1.,
为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扬子地 2011)。
区相继出现 了 “蓝 田生物群” 、“庙河生物 对贵州遵义一铜仁一线的陡山沱组多条剖面
群” 刚(朱为庆和陈孟莪,1984;陈孟莪和萧宗 的详细野外工作,通过岩石组合特征、沉积构造、
正,1991,1992;陈盂莪等,1994b;丁莲芳等,1996; 以及生物生态等方面的分析,探讨该地区伊迪卡
Xiaoeta1.,2002;袁训来等,2002)和 “瓮会生物 拉纪陡山沱期的沉积环境和古地理环境,为陡山
群”_lIl一19](王约和王训练,2006;王约等,2007, 沱期宏体生物群的生活环境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和
2009;唐烽等,2008,2009;Zhueta1.,2008;Wang 认识。
eta1.,2008,2011)等宏体生物群。在黔东北江
口地区,伊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上部的黑色炭质页 1 地质背景
岩中产有包括多细胞藻类、后生动物和可能的遗
迹化石等宏体化石(“瓮会生物群”),而使该地区 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黔东北地区属上扬子
成为伊迪卡拉纪生物群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然 板块 东南缘开阔台地至 台缘斜坡 的过渡地
而,对于该地区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的沉积环境 带 , 。(秦守荣等,1987;贵州省地质矿产
仍存在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系扬子 局,1987,LiuandXu,1994;夏文杰等,1994;马永
台地斜坡相 ∞(LiuandXu,1994;夏文杰等, 生等,2009),或大陆边缘的前缘斜坡相口 (Jiang
1994;马永生等,2009;Zhueta1.,2007),或处于 eta1.,2011),沉积一套以白云岩和黑色页岩为主
大陆边缘前缘斜坡相 (Jiangeta1.,2011),甚 的地层。黔东北地区的陡山沱组下伏地层均为南
至认为系大陆边缘斜坡至深海盆地的过度地 沱组的冰碛砾岩,上覆地层在印江永义及 以西地
带 (唐烽等,2009);另一种认为瓮会生物群生 区为留茶坡组的硅质岩,在遵义地区为灯影组的
活于较深水的局限海环境 (喻美艺等,2005), 白云岩(图1)。留茶坡组和灯影组被普遍认为可
[收稿 日期]2012—10—12
[基金项目]贵州省省长基金,国家 自然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