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社会环境对荀子教育思想的影响
张书源 罗敏 秦冠军 季志鸿
摘要: 荀子的性恶论形成是社会环境中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的融合的交织形成的,社
会的多样性促使了他的思想的多样性。可以说荀子的 “性恶论”在那个战争频繁的年代、文
化交织的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的时间里,多样性就是他那思想的最好描述。
关键词:性恶论、经济因素、文化、战争、民族融合
公元前 298 年-公元前 238 年,即战国末年,是个“礼崩乐坏”的动乱时代,其中涌现
出的一大批思想家,其理论观点也印上了那个时代深深的烙印。
荀子,赵国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荀子主张 “性恶论” ,他认为 “人
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恶》)。在其教育思想中,荀子认为,社会的安定与繁荣,国家的
兴亡与天地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而这些关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重要原因在于人为的努力。
由此,他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积极思想。
品性,教育,礼乐,涉及到人性的三个基本方面组成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性恶论”作为其论性的主要思想究其社会原因,在“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涽然
道德绝矣,晚世益甚。……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
伪并起。 ” (《战国策叙录》)○ 1 中不难看出,与孟子的 “性善论”不同,荀子被激为性恶之论
也不足奇怪。 社会的变迁深深地触动了荀子的思想观念,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分裂时期,
同时也作为经济的变革时期,社会,经济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中也无形中对荀子的哲学观
念,教育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荀子认为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而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
是, 则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 有好声色焉, 顺是, 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
(《性恶》)○ 2 而对于孟子的 “性善论” ,荀子也予以了驳斥,孟子曰: “人之学者,其性善。 ”
曰: “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
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
谓之性:可学而能事,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 3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4 人之所以能尊尚道德,作出好事,就是由于加强对他们教育的
结果,使他们变恶为善.他的性恶论,否定了孟子的先天道德论,具有更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
荀子强调后天教育的必要性,他用 “人无师法”和 “人有师法”,说明接受和不接受教育的人
的两种不同效果 “人无师法而知,则必为盗” 、 “勇,则必为贼; 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
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
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 5
人有师法和人无师法,其思想行为有如天壤之别,正是由于“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
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
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而礼义文理亡焉” 。 ○ 6 人的恶性决不能任其发展,必须采用教育手段
来改变它,引导人们走向正道。
荀子提出能在治国安邦中发挥巨大作用的人,他称为 “大儒” 。而“大儒”不是天生的,
需要经过教育培养,而即使经过教育的作用,也只有少数人能达到如此高度。学校还需要培
养更多的“法士”,他们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和维持良好风尚的人才。事实也
是如此,才学超众、能力超人的尖子总是少数, “培养尖子不能成为教育的重点”,而众多的
治国人才,乃是社会不可缺少的,应是教育的重点,他也提出了选拔人才的准则:知而不仁,
不可,任而不知,不可;既知而仁,是人主之宝也,而王霸之佐也。○ 7 先要重视教育培养,再以
考核为准则。
荀子反对奴隶制的世官世禄制度,他认为: 不应该因为他是出身庶人的子孙,便忽视他的
才能,阻碍他归之卿相士大夫的行列。他从历史发展规律出发,对教育作用充满信心和希望
“认为人的学习只有不断推进,才能不断提高认识的广度深度” 。因此,学习不能间断, “学不
可以已” ,就是学习不允许间断或停止。这是荀子在总结学习经验中提出的科学论断。他还
提出在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时,则要积微见著、积善成德,教导学生持之以恒。 他的一句教育
名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4.XX银行_信息科技外包服务中断应急预案管理办法.doc VIP
- 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PPT: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附文稿).pptx VIP
- 绍兴续志1994—2005湖塘街道资料长篇.doc
- 快乐汉语第一册第二课.pptx VIP
- ISO8502-3喷砂后钢板表面灰尘清洁度标准.pdf
- 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9AReading &Task中文翻译口语材料.docx VIP
- 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应对学生的个别差异.pptx VIP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自主综合测试 (基础卷)(含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中模拟试题(Starter Units 1-Units4)(含答案).docx VIP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招聘条件.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