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魏晋简牍中的服装量词“两”、“量.pdfVIP

试析魏晋简牍中的服装量词“两”、“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魏晋简牍中的服装量词“两”、“量”、“要”、“立” 李明晓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重庆北碚 400715) 在魏晋简牍中出现了一些颇具特色的服装量词,用于称量下裳、鞋袜。这些量词尽管在 传世文献中也有分布,但由于主要出现于史书、法律文献等语料中,没能引起前代学者的关 注。本文主要考察“两”、“量”、“要”、“立”这四个量词的用法、分布及其历时发展,以图 为汉语量词史提供一些同时资料。 1、“两” “两”即“緉”,即两枚履,《说文·系部》:“履两枚也,一曰绞。”主要称量鞋、袜等, 相当于“双”,自战国楚简以至魏晋简牍习见。 如: 信阳长台关楚简2-028:“一两鞔屦。”2-02:“一两画 屦。一两丝屐屦。一两漆鞮屦。 一两絇屦。一两 屦。” 张家山汉简遣策14:“漆履一两。” 江陵凤凰山8号汉墓竹简有30:“新素 一两”、31:“ 一两”、32:“ 履二两”、 33:“素□□一两”。 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竹简52:“缁履一两”、55:“丝履一两”、56:“素履二两”。 江苏扬州胥浦101号汉墓竹简、木牍、封检:“绔一两。” 湖南长沙马王堆l号汉墓竹筒、木楬:“素履一两、丝履一两、青丝履一两、接 一两。” 马王堆3号391:“丝履二两”、392:“接 二两”。 居延新简中亦常见,约60处,如5·12“官绔一两,在亭。”51·67“布复绔一两。” 52·94“白布袜二两。”① 尹湾汉简12反:“丝履一两”、“缯履一两”、“袜三两”。 江西南昌东吴高荣墓木刺、木牍正面第四栏:“右方履二两。” 武威旱滩坡19号晋墓木牍背面第一栏:“故碧襦一两”,第三栏“故黄练袜二两”。 此简中“量”还可称量“襦”(短衣)。 2、量 “量”用法基本同“两”,称量鞋(靴)袜,不过只见于晋代简牍。 高台县前凉墓葬出土木牍《都中赵双衣物疏》正面第三栏:“故青丝履一量、故练蹳一 量。”《赵阿兹衣物疏》第三栏:“故丝袜一量、故丹丝履一量。” 武威旱滩坡19号晋墓木牍正面第二栏:“故练袜一量”,第三栏“故青丝履一量”。 江西南昌东湖区永外正街1号晋墓木刺、木牍第二栏:“故白布袜一量、故丝履一量。” 江西南昌东吴高荣墓木刺、木牍正面第四栏:“故帛纑不□一量。” 武威旱滩坡19号晋墓木牍正面第二栏:“故练袜一量”,第三栏“故青丝履一量”。 传世文献亦有,主要是史书与政令。 《宋书·礼志五》:“朝服一具,冠帻各一,绛绯袍、皂缘中单衣领袖各一领,革带袷裤 ① 陈近朱:《〈居延新简〉中物量词和称数法探析》页7-8,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1 各一,舃、袜各一量,簪导饷自副。” 《南齐书·张融传》:“即位后,手诏赐融衣曰:‘见卿衣服粗故,诚乃素怀有本。交尔 蓝缕,亦亏朝望。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并 履一量。’” 《北齐书·徐之才传》:“童谣云周里跂求伽,豹祠嫁石婆,斩冢作媒人,唯得一量紫綖 靴。” 《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金部郎中员外郎”条: 一具者,春、秋给袍一,绢汗衫一,头巾一,白练袴一,绢裈一,靴一量并毡。夏则以 衫代袍,以单袴代夹袴,余依春、秋。冬则袍加绵一十两,袄子八两,袴六两。一副者,除 袄子、汗衫、裈、头巾、靴,余同上。 《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都官郎中员外郎”条: 丁奴春头巾一,布衫、裤各一,件(牛)皮靴一量并毡。官婢春给裙、衫各一,绢禅一、 鞋二量;冬给襦、复裤各一,牛皮靴一量并毡。十岁以下男春给布衫一、鞋一量;女给布衫 一、布裙一、鞋一量;冬,男女各给布襦一、鞋袜一量。 此条可见于唐仓库令复原第46条,只不过内容更为详细: 诸给时服,称一具者,春秋给 袍一领,绢汗衫一领,头巾一枚,白练 袴一腰,绢 禈一腰,袜(靴)一量并毡。夏则布衫一领,绢汗衫一领,头巾一枚,绢袴一腰,绢禈一腰, 靴一量。冬则复袍一领,白练袄子一领,头巾一枝(枚),白练复袴一腰,绢禈一腰,靴一 量。① 3、要 “要”用于称量下裳,最早见于晋代简牍,与“领”用法相似,不过“领”主要用于称 量上衣,偶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