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了不起,家乡人.docVIP

课题了不起,家乡人.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 题:《了不起,家乡人》 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 朱恒 教材分析 《了不起,家乡人》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我的家乡,通过认识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景色、物产、文化、经济,激发对家乡热爱之情。本篇课文通过了解家乡名人和普通劳动者的优秀事迹,学习他们的品质,激发自豪感,树立建设家乡的信心。第一课时主要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知道我们的家乡人才辈出,他们为建设家乡、造福家乡、为国争光立下汗马功劳,体会他们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为家乡拥有这样的名人而自豪。 课 时 二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从古至今、各行各业的家乡名人。 2.明白这些家乡人为家乡的繁荣昌盛、为祖国的腾飞作出了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让学生为家乡出现了这些名人感到自豪,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家乡的优秀人物,激发对家乡优秀人物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崇敬之情。 教 具 课件、课前学生收集家乡名人的资料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基础教案 个性设计 一:家乡名人古贤多 宁波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古代有许多名人,到现在人们都还深深地记着他们呢!你知道哪些古人的故居? 认识范钦(宁波鄞县人) 出示天一阁图片:同学们,你一定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吧?那你知道天一阁是谁主持建造的吗? 师简介范钦及天一阁:天一阁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世间天一阁,书中一汪洋古书的诺亚方舟——天一阁浩瀚天一阁,藏书耀中华。 认识海防名人 师:明朝的名人多,镇海就出现过很多名人,虽然有些并不是镇海本地人,但为了弘扬民族精神,为了保卫镇海城,他们严防死守镇海口,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他们是镇海海防历史中最璀璨的明珠,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民族英雄。 你们能说出一些民族英雄的名字吗? 课件出示招宝山风景,镇海中学海防遗址,重点介绍海防名人戚继光。 二:家乡名人代代传 (一)、我来猜名人 喜欢看动画片是吗?但有任务的哦,说说这本动画片的名字?出示。三个和尚。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你知道是谁的吗?他不单编了三个和尚,还有天书奇谭、西游记、。你们想认识他吗?出示: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动画片编剧包蕾(浙江镇海人)。①你在宁波哪个建筑物上看到过他的名字? 预设结果:邵逸夫剧院、邵逸夫小学、邵逸夫中学…… ②不光咱们宁波这里有他捐资建造的,浙江很多地方也有。 (出示图片:这就是邵逸夫为我们捐资建造的教学楼、医院。宁波大学西区的邵逸夫图书馆、逸夫教学楼、逸夫剧院以及其祖居地康乐园等。他在浙江其他地区也有巨额捐赠,如他为杭州逸夫医院的捐赠近亿元。) ③猜猜看哪儿还有他捐资建造的房子 ④你知道他到现在为止,捐了多少钱吗? ⑤ 想不想看看这位传奇的人物庐山真面目,你想对他说些什么?把赚来的钱,建视金钱为身外之物,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大慈善家我们把掌声送给。  宁波市月湖之西,有一座闻名中外的古建筑,那就是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天一阁。天一阁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   范钦(1506--1585)字尧卿,作安钦,号东明,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与张时彻、屠大山称为东海三司马。   范钦性喜藏书,游宦期间,每到一地,都特别留心搜访当地的文献。与其他偏重於版本的藏书家不同的是,范钦重视当代人的著作,故其藏书以明刻本为主,尤其是明代地方志、明代政书、明代实录、明代诗文集特别多,颇有些厚今薄古之意。如《军令》、《营规》、《大阅览》、《国子监监规》、《武定侯郭勋招供》等官书,属当时的内部资料,一般藏书家即便有意收藏,也决非轻易可以觅得。   范钦同邑另有位藏书家丰坊,范钦与之交往甚善,并常去丰坊的万卷楼借阅抄录。后万卷楼不幸遭受火灾,丰家无意续藏,劫余之书多让归范钦。   范钦藏书处原名东明草堂,随着藏书的增加,原来的书库已不堪容纳,范钦遂决定在住宅的东面重建一书楼,即后来著名于世的天一阁。天一阁的确切创建年份已不可考,根据有关文献推定,当在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之间。楼为一排六开间两层木结构,坐北朝南,前后开窗,阁前有池塘,除了可以点缀风景外,亦是重要的防火措施之一。后来,范钦搜集碑刻,得一吴道士龙虎山石刻,为元揭傒斯的书,并有天一池三大字,范钦大喜,以为适与自己建阁凿池之意相合,遂以天一阁名其楼。作为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相当科学,故后来庋藏《四库全书》的文渊、文源、文溯、文津、文汇、文宗、文澜七阁,均仿天一阁式样营造,而清代藏书家卢址的抱经楼,更是从内部结构到外观,完全模仿天一阁,由是天一阁更负盛名。天一阁藏书有较严密的管理制度。范钦临终时,把家产

文档评论(0)

renw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