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方斑东风螺肉壳分离病病因的初步研究.pdfVIP

方斑东风螺肉壳分离病病因的初步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期刊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借鉴!!

第 26卷 第 10期 现 代 渔 业 信 息 Vo1.26 No.1O 2011年 10月 M ODERN FISHER E【S INFORM AT10N Oet..2011 方 斑 东 风 螺 肉 壳 分 离 病 病 因 的 初 步 研 究 王 建 钢 乔 振 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中国上海军工路300号 邮编 :200090 【提要 】螺肉与螺壳分离病是方斑东风螺养殖中的常见病害,主要发生在壳高O.5cm以下的稚、幼螺阶段,严重时可造成螺 苗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本文报道了方斑东风螺中间培育过程中由于养殖水体中混入以婆罗异剑水蚤 (Apocyclopsborneoensis) 为主的桡足类对稚、幼螺的攻击,导致稚、幼螺受伤部位发生溃疡性病变 ,进而诱发稚、幼螺肉壳分离疾病发生的镜检检查结果。 通过采取杀灭螺池中桡足类的措施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研究结果验证了桡足类对方斑东风螺稚、幼螺的危害性。 王建钢等,2011。方斑东风螺肉壳分离病病因的初步研究,《现代渔业信息》杂志,26(10):16一l8。 关键词:方斑东风螺 ;稚 、幼螺;肉壳分离病;桡足类;溃疡性病变 方斑东风螺 (BabyIoniaareolata)俗称花螺 ,属软体动 1.2 培育设施 物 门(Mollosca)腹足纲(Gastropoda)前腮亚纲(Prosobranchia) 采用6口400X500×120(cm)的室外水泥池作为方斑 新腹足 目(Neogastropde)蛾螺科 (Buccinidae),分布于泰 国 东风螺稚、幼螺的中间培育池。培育池上方用遮阳网遮光, 沿海、中国的东南沿海、台湾海峡以及 日本的浅海海域 ¨。 光照强度控制在300Lux左右;池内按 1个 /0.8in放置充 因其色彩斑斓、肉质鲜美、脆嫩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十 气石;培育池采用设置双层底的方式改善沙层的供氧条件, 年来 ,随着苗种繁育、养殖生产关键技术的突破 ,方斑东风 方法是在距池底 12cm处设置用木条制作的分隔层 ,分隔层 螺养殖产业在我国的海南 、广东、广西等南方沿海省份得到 上方分别铺设60~80目筛网和3-4cm厚度的细砂。 了长足的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3培育前的消毒处理 然而,伴随着方斑东风螺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有害生物 在准备好的培育池中,放入经棉滤袋过滤的2次砂滤 自 及致病菌入侵而引发的各种养殖病害也逐年增加,给养殖 然海水40~50cm,用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处理 ,处理浓度为有 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成为阻碍产业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因 效氯50X10 ,浸泡24h后排干池水,用砂滤海水反复冲洗 素 ,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如冯永勤等 提出了方斑东风螺 干净再进水至所需水位待用。 健康养殖的观点;郑养福 、黄海立¨等研究了聚缩虫、纤 1.4 培育密度 毛虫病等病害对方斑东风螺苗种培育的影响,并提出了相 在水温22.4~32.2oC、海水 比重 1.021~1.022的自然条件 应的防治措施 ;黄郁葱等 进行了方斑东风螺吻管水肿病 下 ,日龄2-3d规格稚螺按5万粒 /m 投放 ,壳高0.15~ 病原菌的研究;罗杰等 J、黄瑞等 、王国福等 分别从治 0.20cm规格幼螺按2-2.5万粒 /m2投放。螺苗入池前须经清 疗角度对方斑东风螺肉壳分离病进行 了抗生素筛选及应用 洗处理。 效果的试验研究。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引发方斑东风螺肉 1.5培育池中桡足类的采取 壳分离病病因及其有效防治方法的报道,为此,笔者从敌害 试验期间,于夜间采用 25cm100目手捞网在培育池 生物角度探讨了方斑东风螺肉壳分离病的病因,并就其相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