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高校2006年工资改革的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010年第12期 商 业 经 济 No.12,2010 (总第364期) SHANGYEJINGJI TotalNo.364 文【章编号】1009—6043(2010)12—0044—03 对高校 2006年工资改革的思考 张瑞云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摘【 要】2006年工资改革在实现岗位管理,发挥绩效部分的激励作用,打破工资平台,解决不同职称、职务人员工资 交叉等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但也存在着工资正常增长幅度过小、岗位差异较小、同类职称工资_级差过小、绩效工资实施过 程缓慢等不足。必须对高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进行清晰的定位,建立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的工资调整机制,使高校工 资与社会及经济发展同向增长;合理拉开不同岗位的分配档次,体现岗位的差异性;将保障性工资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水平联系起来,在岗位工资中体现地区差异;将岗位工资真正与其工作性质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不同系列岗位之间的岗位 工资差异。 [关键词】 高校工资改革;工资制度建设;工资结构;工资增长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工资制度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演进 轮的分配制度改革。新型岗位津贴制度通过科学合理地 的,高校工资制度是国家工资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置岗位,公开择优聘任,公平竞争上岗,打破了旧的分 高校工资制度对于保证广大教职工的生活和调动其积极 配格局,使教职工个人收入管理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 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历次工资制度改革都与其所处的 一 改革扭转了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在全国各行业中待遇偏 时代和社会发展状况有密切的联系 ,有深刻的时代烙印, 低的局面,增强了其岗位在社会上的竞争力,稳定了高校 在历次工资改革后,原有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了缓解或 骨干教师队伍 ,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各校采用的 解决,但新的问题也会逐渐的显现 ,当矛盾突出后 ,新的 岗位津贴模式有所差异,主要有岗位津贴、绩效津贴、岗 工资改革又将来临。探索工资制度中存在的矛盾,及其与 位绩效津贴三种分配模式。 历史背景、微观环境、分配主体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对工 2006年工资改革前,高校工资已形成职务工资、津贴 资制度的合理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活工资)、岗位津贴、各种补贴四大部分的工资结构,与同 一 地区劳动者相比,工资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较好的体 、 2006年前工资改革的历史回顾 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体现了对高校创新创造 新中国成立后至 2006年之前,国家分别于 1956、 性劳动的认可。自1997年起每两年调整工资标准,较好 1985、1993年进行了三次工资改革。1956年的第一次工 的实现了工资的有序增长。岗位津贴的实施,初步建立了 资制度改革,主要完成了各类单位的分配制度从供给制 “岗位管理”的人事制度,极大地鼓励和调动了高校广大 向职务等级工资制的过渡。1985年进行的第二次工资改 教职工的积极性,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进入高校,为实现 革,建立并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主 高校扩招和高校人才教育模式的转变,发挥了重要的作 要完成了高校等各类事业单位的分配制度从职务等级工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